陈莹认识除法内容摘要:
B.学生判断,并说明为什么是平均分。 C.小结: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称作“平均分”。 3.教学例 2。 ( 1)出示幻灯。 提问: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 有几只小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 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 2个桃”,我们怎样分。 几个几个地分。 ( 2) 教师演示: A.把 2只桃子分给一只小猴,提问:分完了吗。 再拿几只桃子分给第 2只小猴。 B.再把 2只桃子分给第 2只小猴。 提问:分完了吗。 怎么分。 C拿最后 2只桃子分给第 3只小猴。 提问:结果分给了几只小猴。 ( 3) 6只桃子,每只小猴分 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想一想,老师刚才。陈莹认识除法
相关推荐
4 等于 13个。 所以,我们也觉得用 13来表示 这四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比较合适。 师:别急,老师把你的算式写下来(板书: 14+12+11+15=52 个 , 52247。 4=13 个 )。 象这样先把 他们 每 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 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 四个人 (板书:合并、平分)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 生
4= 45+2= 31+4= 谈话:外面真好,宝贝们想出去玩吗。 那要通过老师的测试才好。 (出示课件) 开火车口算。 说一说:计算 31+40 和 31+4 时有什么不同。 回忆旧知,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 (第三张幻灯片) 汽车站到了,我们班有 43名同学,应选这那辆车呢。 说一说选择哪辆车为什么 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例题 : 同学们开始上车了。 板书: 一 共有 45座
北京四中顺义分校 地理教师 ~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硕士研究生 曾获奖励: 顺义区 2020 年中学地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评比 获“一等奖” 顺义区“临空杯”初中教师基本功比赛 获“一等奖” 北京市第七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获“二等奖” 顺义区“临空杯”
年月 专业职务 工 作 单 位 课题完成形式 (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 预计完成时间 4 二、课题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 论证字数不 得少于 2020字)。 5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
关注这种叙事方法 学生 更 容易理解 并进行 有效仿写。 进行小练笔设计时候可以选取一个叙事场景运用“连续性动作 —— 语言 —— 连续性动作”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我相信这种形式会更有效吧。 第二处: 关于小记者采访,宋老师让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围观群众,同时老师扮演群众中的老奶奶,通过小记者与老奶奶的对话达到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效果也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