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内容摘要:
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3 探究 二 : 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内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经过 5 个多月的封闭改造于 2020 年 5 月 14 日竣工。 当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 45 周年纪念日。 数 万兰考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焦裕禄纪念园,祭扫焦裕禄烈士墓。 据统计, 45 年来,前来祭扫焦裕禄烈士墓、参观焦裕禄事迹展的各地群众达到 1800 万人次。 问题: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生活与哲学启示。 巩固练习 ( A级) 1. 哲学上讲的价值是 ( ) ① 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②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 一事无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④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A. ①② ③ B. ①②④ C. ① ③④ D. ②③④ ( A级 ) 2.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 人的价值表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 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 C级 ) 3. 公益广告是奥运文化的一大亮点,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 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 社会意识都是先于社会存在的 ( B级) 4. 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这说明。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导学案
相关推荐
1、(19)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么就想到在这个星球附近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星体黑洞。 星球与黑洞由万有引力的作用组成双星,以两者连线上某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 ) 解析:由于该双星和它们的轨道中心总保持三点共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必相等,即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必相等,因此周期也必然相同,选项 为它们所受的向心力都是由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提供,所以大小必然相等,选项 D
1、(18)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为了探测某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 质量为 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 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 ( )A该星球的质量为 14B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12陆舱在 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1221登陆舱在半径为 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解析:根据 可得,该星球的质量为
茎性状又出现了,只是高的多,矮的少,大约是 3:1。 矮茎性状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起来了。 我们把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来控制的,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来控制的,习惯上显性基因一 认识孟德尔 认识实验材料 了解试验方法 了解实验过程
1、(20)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2009 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嫦娥一号”完成了“受控撞月”行动,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本次“受控撞月”,“嫦娥一号”经历了从距月表 100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的过程,如图所示, 为椭圆轨道的远月点, 为椭圆轨道的近月点,则下列说( )A从 点到 点的过程中, “嫦娥一号”受到的月球引力减小 点到 点的过程中
1、(21)辽宁信息资源部物理编辑室 编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 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坐标原点 O 沿 x 轴正方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 y 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 P(d,d)点时的动能为 5场区仅存在垂直于 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 P 点。 不计质子的重力。 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在潜心默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间的碰撞,大堂上的共享,不仅感知了全文的内容,而且探究了“信赖”的进程。 三、细品画面,感悟“信赖” 课文 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幅画面。 ( 1)屏幕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 3)听了这段话,你们知道了什么。 渐渐地它胆子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