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内容摘要:

中,你列出了哪些一元一次不等式。 试举两例,并与同伴交流。 讲述 新课 例 3x2x+6,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提出问题: 你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吗。 试一试。 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是否有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的步骤。 能否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中,应注意什么。 例 22x ≥ 3x7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解:去分母,得 3(x2) ≥ 2(7x) 去括号,得 3x6≥ 14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 20 两边都除以 5,得 x≥ 4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练习提高 1.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 1) 5x< 200 (2) 21x < 3 (3) x4≥ 2(x+2) (4) 21x < 354x 4( 4x+1)≤ 24的正整数解。 课堂小结 (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 ( 2) 你学会了哪些数学方法。 (类比的数学方法。 ) ( 3) 你觉得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如果乘数或除数是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 变。 ) 0 1 1 2 2 3 4 5 6 作业 习题 4.一元一次 不等式(二)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进一步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②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通过对不等式的求解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训练学生的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 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 1) 132 xx ( 2) 2 235  xx 讲述 新课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某种商品进价为 200 元,标价 300 元出售,商场规定可以打折销售,但其利润不能少于 5﹪ .请你帮助售货员计算一下,此种商品可以按几折销售。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方法。 例题解析,方法归纳 活动内容 1: [例 3]一次环 保知识竞赛共有 25 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 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扣 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 85 分或 85 分以上),小明至少答对了几道题。 解:设小 明 答对了 x 道题,则得 4x分,另有( 25x)道要扣分,而小明评为优秀,即小明的得分应大于或等于 85 分,则 4x(25x) ≥ 85 解得: x≥ 22 所以,小明至少答对了 22 道题,他可能答对 22, 23, 24或 25 道题。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的步骤: ( 1)审题,找不等关系; ( 2)设未知数; ( 3)列不等关系; ( 4)解不等式; ( 5) 根据实际情况,写出全部答案 练习提高 1. 某种商品进价为 400 元,出售时标价 500 元,商场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持利润不低于 10﹪ .则至多可打几折。 26 元钱买火腿肠和方便面,已知一根火腿肠 2 元钱,一盒方便面3元钱,他买了 5 盒方便面,他还可能买多少根火腿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 2)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作业 习题 5.一元一次 不等式 与一次函数(一) 教学目标: 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能够用图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理解两种方法的关系,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能够用图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方法的关系,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其它解法。 讲述 新课 首先,我们来利用一 次函数的图象求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作出函数 y=2x- 5 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 1) x 取哪些值时, 2x- 5=0? ( 3) x 取哪些值时, 2x- 5> 0? ( 2) x 取哪些值时, 2x- 5< 0? ( 4) x 取哪些值时, 2x- 5> 3? ( 1)当 y=0 时, 2x- 5=0。 ∴ x=25, ∴当 x=25时, 2x- 5=0。 ( 2)要找 2x- 5> 0 的 x 的值,也就是函数值 y 大于 0 时所对应的 x 的值,从图象上可知, y> 0 时,图象在 x 轴上方,图象上任一点所对应的 x 值都满足条件,当 y=0 时,则有 2x- 5=0,解得 x= 25 .当 x> 25 时,由 y=2x- 5 可知 y> 0。 因此当 x> 25 时, 2x- 5> 0; ( 3)同理可知,当 x< 25 时,有 2x- 5< 0; ( 4)要使 2x- 5> 3,也就是 y=2x- 5 中的 y 大于 3,那么过纵坐标为 3 的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 x 轴,这条直线与 y=2x- 5 相交于一点 B( 4, 3),则当 x> 4 时,有 2x- 5> 3。 想一想 如果 y=- 2x- 5,那么当 x 取何值时, y> 0? 首先要画出函数 y=- 2x- 5 的图象,如图: 从图象上可知,图象在 x 轴上方时,图象上每一点所对应的 y 的值都大于 0,而每一个的值所对应的 x 的值都在 A 点的左侧,即为小于- 的数,由- 2x- 5=0,得 x=- ,所以当 x 取小于- 的值时, y> 0。 也可:因为 y=- 2x- 5, y> 0 也就是- 2x- 5> 0,解不等式即得: x<- 达测深化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 9 m,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 3 m,哥哥每秒跑 4 m,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 1)何时哥哥分追上弟弟。 ( 2)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 3)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 4)谁先跑过 20 m。 谁先跑过 100 m。 [解]设兄弟俩赛跑的时间为 x 秒 .哥哥跑过的路程为 y1,弟弟跑过的路程为 y2,根据题意,得 y1=4x y2=3x+9 函数图象如图: 从图象上来看: ( 1) 9s 时哥哥追上弟弟 ( 2)当 0< x< 9 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 3)当 x> 9 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 4)弟弟先跑过 20m,哥哥先跑过 100m。 从图象上直接可以观察出( 1)、( 2)小题,在回答第( 3)题时,过 y 轴上 20 这一点作x 轴的平行线,它与 y1=4x,y2=3x+9 分别有两个交点,每一交点都对应一个 x 值,哪个 x的值小,说明用的时间就短 .同理可知谁先跑过 100 m. 运用巩固、练习提高 1. 已知 y1=- x+3, y2=3x- 4,当 x 取何值时, y1> y2。 你是怎样做的。 与同伴交流 . 解:如图所示: 当 x 取小于 47 的值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