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6单元教案内容摘要: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 13 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 13减几的计算方法 课 型方式: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 板书设计: 一、教学例 2 ( 1)出示图,理解题意。 ( 2)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一说图意:有 13 只小猴在玩游戏,有 9只在拔河比赛,有 4只在跳绳。 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摆边说,全班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该怎样列式计算。 抽生说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四人组讨论),再列式。 134=9 139=4 小结: 13 减几的算法 (想 +说 +单元组) 环节(一) 1515 小结 四 、拓展练习 91 页 8 题 91 页 9 题 学生任意买一种文具,写出算式求出剩余。 环节(二) 反思: 二、 课堂活动 对口令。 拿出自制的卡片进行对口令游戏。 师生共同找规律写出 12 减几、 13减几的算式,并与同学交流。 (单元组) 三、基础练习 完成练习十八 1 题 完成练习十八 4 题 完成练习十八 5 题 要求学生计算后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 抢答练习 6 题 图文 结 构式备课教案 教学 要素 导入 授课人 班级 内容 日期: 2020 年 11 月 授课人:李欣莲、吴雪梅、刘雪峰、李红 课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14, 15 减几) 课时:第 5 课时 授课人: 班级: 学科: 课题: 课时: 教学目标: 能应用前面学过的方法列算是计算 1 15减几 进一步感悟多种计算方法 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掌握 1 15 减几的方法 课 型方式:要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 板书设计: 1 15 减几 教学例 1: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图略) 146=8 想: 106=4 4+4=8 1442=8 6+8=14 146=8 一、复习 说得数是 1 15 的加法学生自由说一说。 填空 9+( ) =14 ( ) +7=14 8+( ) =15 ( ) +6=15 环节(一) 1515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九 1题,生填空后竖排观察,说说这些算式有什么联系。 完成练习十九 2题(选加减各 1 题说算法) 环节(二) 教学例 2:还剩多少本。 (图略) 15( ) =( ) 想: 9+6=15 156=9 159=6 反思: 二、新授 例 1 ( 1)看图,理解图意。 ( 2)抽生说图意。 怎样列算式。 抽生列算式。 板书: 146 探讨算法。 ( 1) 4 人小组讨论。 ( 2)全班交流。 练习计算: 149=□ 148=□ 147= □ 例 2 教师出示情景图。 ( 1)了解图中信息。 (2)抽生说图意 ( 3)学生列式计算。 ( 4)全班交流 练习: 156= 158= 小结: 14减几、 15减几的计算方法 (想 +说 +单元组) 图文 结 构式备课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6单元教案
相关推荐
,换其他同学摸 活动六:拼一拼,摆一摆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2.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3.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拓展训练 当堂达标 完成课本 73页练一练中习题,集体交流订正。 预习先行 完成本课练习册。 2 课 题 第六单元练习 学习目标
会审美,写好汉字。 3 培养对写字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重点: 基本笔画 撇捺的 运笔方法 教学难点: 撇捺 的 运笔方法 教学准备:书写工具 写字范本 教学过程; 一 兴趣导入新课 要想把字写美观,写好基本笔画是十分重要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基本笔画 写法。 二 学习新课 一 学习 笔画的写法: 撇: : 起比重,收笔轻,短撇直,长撇微弯。 捺 : 捺画长,要微弯。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 150 分钟,满分 3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本试卷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 4 O16 0 4 97第 I 卷(选择题共 2 1 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2)理解“宝”是什么意思。 (宝 —— 珍贵的东西。 )从图上你能看出来人有哪两个宝。 二、初读指导 (一)人有哪两个宝。 怎样用好它们呢。 打开课本 68页,书上有首儿歌,我们读一读就知道了。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儿歌一遍,不懂的字用学过的拼音知识拼读,要求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有的同学读得真快,现在再来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把课本 69页田字格里的生字圈出来。 认识句号和逗号
适当进食能补充大脑能量,令人神清气爽,皮肤润泽。 吃零食最好在两顿饭之间,不要在接近正餐的时间吃。 临睡钱和看电视时吃,都不是好习惯。 零食就是零碎食物,因此,不能吃得太多,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品,更不能影响正餐的食欲。 (五)良好的烹调促进健康 良好的烹调能减少食物营养损失;不恰当的烹调,会大大降低食品中的营养含量。 比如,有些烹调法损失会损失食物中的维生素,而换一种烹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