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第2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回忆自己的刘老师时有这样一段心灵独白。 (出 示文字,师读)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4. 师引入: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1.师:其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许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表情、也许就是一串扣人心弦的动作、也许就是一处感人肺腑的话语 „„ 用心读第八、九自然段,找出刘老师放风筝时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2.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预设) ( 1)在晴朗而没有大风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地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 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 3)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 ( 4)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 他脸上漾出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和我一样的少年。 3.师整合:虽然生活是清苦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不。理想的风筝第2课时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2012年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6 2 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 6 分)1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 a、b、c、 d 的描述,正确的是Aa 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B只要能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用不同种 b 切割 a 和 c 连接双链间的 A 和 T
生活中的正负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师导读 :应读作正三。 师 :像下面的数呢 ?(板书 :负数 )“2”怎么读 ? 生 :负二。 教师介绍正负号 ,然后让 学生用正负号写出上面表格中的 6 个数 ,并读出这些数。 师 :这里的加号、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 ,加号叫做正号 ,减号叫做负号。 …… 解读剖析 :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 ,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 ,主动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