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整合突破 金版教程)2016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练习) 专题五 物理实验1-5-12a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5抚顺期中 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 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片,其总质量为 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易拉罐相连,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 m;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 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 t,L 表示 A、B 两点间的距离。 滑块与气垫导轨间没有摩擦,用 g 表示重力加速度。 (1)该同学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遮光片的宽度。 将游标卡尺的测量爪合在一起,发现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的零刻度线不重合,如图 2 甲所示。 用此游标卡尺测遮光片的宽 2、度时示数如图 2 乙所示读数值 d 测 _光片宽度的实际值 d 真_2)该同学首先调整导轨倾角,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 让滑块恰好在 A 点静止,此时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 m。 剪断细绳后,滑块开始加速下滑,则其受到的合外力为_。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为验证从 AB 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2)3)M( )212 1) 乙图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0.1 游标尺上第 4 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 40.1 0.4 以最终读数为:1 .4 图游标尺上第 3、 6 个刻度和主尺某刻度对齐,遮光片的实际宽度为:1.4 .6 .0 (2)小车匀速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合力为零;撤去拉力后,其余力不变,故合力等于撤去的拉力,故其合力大小为 3)小车获得的速度为:v ,合外力做功为:W :12M( )2。 12 2015淮安调研 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有一直径为 d、质量为 m 的金属小球从 A 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 A 处正下方、固定于 B 处的光电门,测得 A、B 间的距离为 H(Hd) ,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 4、台世昌的博客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 d_2)小球经过光电门 B 时的速度表达式为_。 (3)多次改变高度 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随 H 的变化图象如1图中已知量 0 和重力加速度 g 及小球的直径 d 满足以下表达式:_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 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加下落高度后,则 E k 将_(选填“增加” 、“减小”或“不变”)。 答案(1)(2) (3) 2d 20(4)增加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 由图根据游标卡尺的刻度可读出为:2) 通过光电门认为是匀速运动,有:v。 (3)由图线和在高空做自由落gHv 2,又 5、v , 2,由此得出答案。 (4)dt E 如图甲,一个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 圆盘加速转动时,纸带随圆盘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点。 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用此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B、C 、D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点击观看解答视频(1)根据图乙读出圆盘的直径为_2)根据图丙计算,打 D 点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_s;(3)由图丙可知,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m/s 2。 答案(1)(2)13(3)世昌的博客 (1) 整数部分为 60 数部分为零,需写到 ,故读数为 2)打下计数点 6、度为 s,故 13 s;3(3)纸带运动的加速度为a m/s 2。 E 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车到滑轮的距离大于钩码到地面之间的距离。 实验时先用手固定小车,挂上适量的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钩码落地后,小车继续在木板上向前运动。 下图是钩码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 s,解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他们已计算出 7、小车在通过计数点 1、2、3、4、5、6 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了下表,以 0 点为计时起点,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在下图中作出小车的 vt 图象;v1 v2 v3 v4 v5 m/s) )由所作的 vt 图象可判断出小车做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不能判断”);(3)根据图象可求得钩码落地后小车的加速度 a_m/s 2;(4)若小车的质量 m 1 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g10 m/s 2)。 答案(1) 图见 解析(2) 匀变速直线运动(3)4)1) 由于纸带是钩码落地后打出的,可大概确定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表格中的速度画 v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由 v 8、3)a m/s 2(m/s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015山东高考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 录弹簧秤的示数 F,测量并记录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 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 ,测出所对应的 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F(N) 0 出中 F 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 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 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9、。 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 O 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 A、B,橡皮筋 的拉力记为 B 段的拉力记为 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 Fl 图线,根据图线求得_2)测得 则 3)在图丁中根据给出的标度,作出 的图示。 (4)通过比较 F与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1) 如图 1 所示正确)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正确)(3)如图 2 所示(4)F 析(1) 如图 1 所示,由图象知图线与横轴交点横坐标即弹簧原长,故 0.0 2)由图象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B 的长度之和是 长 10 形变量 x以弹力Tk xN。 (3)合力 F的图示如图 2 所示。 (4)橡皮筋搭在秤钩上拉至 点效果相同,F 应与 比较。(专题整合突破 金版教程)2016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练习) 专题五 物理实验1-5-12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