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化纤-珠海投产产万吨PTA内容摘要:

1、正文显示: 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化工/投资【地区分类】珠海【时间分类】20030925【文献出处】21 世纪经济报道【标 题】海将投产年产 35 万吨 对苯二甲酸)项目(2003 年文献)(2990 字)【副 标 题】见习记者伍雪华【正 文】9 月初,海年产 35 万吨 对苯二甲酸)项目投产典礼落下帷幕。 至此,中国石化产业的整个战略布局顺利完成:从 2000 年前的主攻上游产业油气勘采、贸易和技术转让为辅的战术,调整为现在的维持上游现状,中路销攻坚,下游产业油气进口销售助阵的进攻方略。 上、中、下三线并进,中国走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 10 年兜兜转转珠海建厂一事,早在 1988 年 开始筹划。 2、珠海 工有限公司总裁卢炳光说:“我们 1988 年就计划在珠海建厂,花了 10 年时间兜兜转转才建成的。 那个时候,我们的调查结论是中国市场,特别是南中国市场 计应该不低于 800 万吨,有比较大的潜力,当时就决定把珠海作为一个点,建一个年产 25 万吨的厂,来供应南中国市场。 ”据介绍,把厂建在珠海“基本上是从投资环境来考虑的,这里各种技术配套,政府税费优惠,此外,就是南中国的工业需要”。 在过去的 2 年多里,卢炳光一直担任 洲总监,主要负责 亚洲市场的 场,以配合 亚洲的整体发展战略。 卢曾参与印度尼西亚的 目的投资发展工作。 身为 团 目亚太区供应副总裁的卢炳光兼任珠海 裁,并且“主要是管理 3、这家公司” ,足见中国 场的重要性对于 说已日益凸显,因为对于 业来说, “无论是从亚太地区还是从全球的视野来看,中国都是一个最大的市场。 ”饶有趣味的是,珠海项目却是 层几度博弈的产物。 一个高投入的产业,一般投资回报期都很长,通常 筹建期是 28 个月。 为 层提供决策参考的是设在美国的 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专事研究开发新的产品,当时有对苯、甲苯等多种提炼技术,到底采用哪一种损耗最小,中心也不能给出结论性意见,以至 层争论不休,一直磨蹭着难以决断。 此外,担心中国环境的改变。 “5 年前你问我中国的 场怎么样,我肯定说看好,说 2003 年的需求量会达到 800 万吨,但现在我就很难说了。 因为亚 4、太地区 产能已经过剩,我们要考虑是在马来西亚、印尼、台湾、韩国的点扩容呢还是在国内生产,毕竟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 ” 卢炳光这样解释 10 年矛盾和行动磨蹭的缘由:不是 有实力,而是亚太地区 游市场每况愈下,利润空间年年都在缩水,下游市场也不景气。 作为全球最大的 厂之一, “我们当然关注 利润问题,尽量把生产成本降低,把技术开发做得最好。 ”上世纪 90 年代初,尽管当时建厂的批文已经拿下来,但是 像捧着一个烫手的山芋,十分尴尬, “我们发现做一个年产 25 万吨规模厂已经是比较落后的了。 ”“后来,也就是从 1998 年开始,国内下游产业特别是化纤产业发展很快,我们觉得是个很好的商机,所以设 5、厂的时间就抓得比较紧了。 我们决定把 25 万吨规模改做 35 万吨,并在一开始建设就奠定 50 万吨规模的基础,这就有一个伸缩扩展的余地了。 ”在珠海立足未稳,是雄心勃勃, “我们打算在二期建一个 60 万吨的生产线,这主要是看市场发展情况怎样,如果需要,也可以做成世界上最大的。 ”中国供需缺口大被称作“国 点”的珠海 工有限公司,是由 珠海富华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 美元,其中 85股份,富华集团占 15股份。 “我们的预期是,加上进口的 100 万吨就有 270 万吨,让 司的 应占国内市场需求的一半,年销售收入 美元。 ”卢炳光透露,同时他又谨慎地说:“预期总是预期,市场 6、的变数太大。 ”实际上,目前 海的 35 万吨产能加上进口 100 万吨, 供应量已经占去了中国市场 650 万吨总需求量的 15,销售收入达 美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产企业,北美、欧洲和亚洲都拥有独资生产企业,还在亚洲和南美建有多个合资企业,年综合生产能力超过 800 万吨,产值 40 亿美元,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13。 工自 1973 年就开始活跃在中国。 90 年代中期, 工开始向生产和营销企业投资, “将重点放在核心化工业务的增长上”。 在中国国内建厂之前,已通过进口为中国的纺织、塑料和特种化工业提供种类繁多的石化产品,包括精对苯二甲酸(、醋酸、丙烯腈、聚乙烯和特种化工中间体产品。 据卢炳光透 7、露, “自 1981 年首次向中国供应 ,向中国提供了总销量超过300 万吨的 ”把其 有技术转让给国内其它生产厂家,其中包括北京燕山、重庆扬子、仪征和洛阳的 产厂。 “事实上,中国已成为 资生产 一个最重要地区。 ”团副总裁、中国首席执行官德开瑞博士强调,之所以在珠海设立 厂,是因为“中国的业务在 团的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需要建立持久关系。 ”他说,在中国生产、进口、销售 化系列产业链中的 “核心中游产业”。 中国战略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世界两大 产商 杜邦不约而同地分别推出新建、扩建能计划:杜邦早些时候宣布了期待已久的 能扩建计划,择在比利时的 建一座世界级的 装置,而杜邦则进一步扩大英国 8、威尔顿的 能。 此间分析家认为,珠海厂是 在中国的一颗战略关键棋子,起着 司石化上、中、下三线并进、抢占石化中路、嵌入中国 场前沿桥头堡的作用。 中国的业务可追溯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初,最初开展的是贸易和技术转让。 70 年代末,即开始在中国从事石化上游产业海上油气勘探。 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并购重组,建立在原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 4 家公司基础之上的新 加实力雄厚。 其中组成新 3 家公司英国石油、阿莫科和阿科在中国石化上游产业海上和陆上石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过 16 亿美元,目前 中国的上游业务单元已在 3 个区块参股:南海崖城 131 气田(占股 和流花 111油田(占股 ,以及渤海湾 9、的秦皇岛 326 油田(占股。 如今,中国的业务已拓展到石化下游产业 船舶及航空油料的供应、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与销售、燃料油零售、民用及工业润滑油生产与零售、太阳能发电装置开发应用、化工合资建厂以及化工技术转让。 通过购并重组,中国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和销售方面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在华的最大液化石油气进口商,其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浙江宁波、广东珠海、江苏太仓和福建长乐。 目前,积极准备要在中国的数十个主要城市设立 500 个油站来奠定公司在中国油料零售方面的霸主地位。 中国的石化中游产业为 个中国上中下综合战略的重要一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正是 知市场利润空间日益在缩水却冒着风险加强 销的关键所在, “赔本也要做。 ”于是,珠海 于楔入石化中路的钉子,前锋直指中国石化产业的内核。 对此卢炳光毫不讳言:“我们希望在中国 场起领军作用。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