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5章 第1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为()A. B. C. 2014 浙江理综,16,6 分)长期以来“卡戎星(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 9 600 转周期。 2006 年 3 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 8 000 它的公转周期 ) 4.(2015 江西南昌一模,16)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有众多卫星,观察测出:木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期为 星的某一卫星绕木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期为 知引力常量为 G,则()5.(2015 湖北武汉调研,18)(多选)“超级地球”是指围绕恒星公转的类地行星。 科学家们发现有 3 颗不同质量的“超级地球”环绕一颗体积比太阳略小的恒星公 3、转,公转周期分别为4 天、10 天和 20 天。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计算()“超级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之比最新海量高中、“超级地球”“超级地球”2015 河北唐山一模,17)美国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已经成功登录火星。 荷兰企业家巴斯兰斯多普发起的“火星一号”计划,打算将总共 24 人送上火星,创建一块长期殖民地。 若已知引力常量 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火星密度的是()出落下的高度 H 和时间 出运行周期 出距火星表面的高度 H 和运行周期 出火星的直径 D 和运行周期 2015 宁夏银川一中月考,16)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 4、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 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 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n 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2016 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中)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 a;假设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心加速度为 知引力常量为 G,地球半径为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015 湖北襄阳四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联考)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引力为零,地 7、北京理综,23,18 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已知地球质量为 M,自转周期为 T,万有引力常量为 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 R、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F0。 h 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 比值 0的表达式,并就h=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簧秤读数为 比值 0的表达式。 (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 r、太阳的半径 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 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 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 9、B 项正确。 据万有引力提供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有 G=以求出天体的环绕周期 T=2。 对于太阳和木星系统,T 1=2,据此可求出太阳质量 于木星及其卫星系统,T 2=2,据此可求出木星质量 以可求出木星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 F=G,A 正确;因太阳半径未知,不能求出太阳的密度,B 错误;因木星半径未知,不能求出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 错误;木星环绕太阳运动,卫星环绕木星运动,木星和卫星不是环绕同一天体运动,不适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直接比较,D 错误。 恒星质量为 M,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r=得:运动的线速度 v=,向心加速度 a= 2r=v=v,已知公转周期 T,故可以计算 3 颗“超级地 10、球”运动的线速度之比和向心加速度之比,则选项 A、B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F=G 和恒星的质量表达式 M=,可知不能计算 3 颗“超级地球”所受的引力之比和该恒星的质量,则选项 C、D 错误。 知火星表面小球自由下落的高度和时间,可以求出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由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可以计算火星质量,但由于火星半径未知,故其体积无法确定,从而无法求出火星密度,A 项错;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表面做圆周运动,G=V=R 3,观察两式可知,火星密度可求,B 项正确;火星探测器在高空绕火星做圆周运动,G=m(R+H),M=V=R 3,观察两式可知,火星密度不可求,C 项错;已知火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12、g=,随距离增大,加速度变小。 当在地球球壳内即距离小于地球半径,此时距离地心 rR 范围内的球壳对物体引力为零,那么半径为 r 的中心球体对其产生引力 F=G=又 M=r 3,因此 g=加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对照选项知 B 对。 B 组天员对木星表面发射一束激光,经过时间 t,收到激光传回的信号,则航天员到木星表面的距离为 h=,测得相邻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T,则航天器绕木星运动周期为 T,由 v=,可得轨道半径为 R=,再由 G=m,可得 M=,A 正确,B、C 错误;木星的半径为 r=,故可求解木星的体积,然后根据 =可解得木星的密度,故 D 正确。 为每过 星与地球“会面”一次,则有-=。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题 第5章 第1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运动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