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内容摘要:
器材、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如何测量等。 教学中 要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 让设计 较 好的学生讲解他们设计的方案, 使同学们的不同想法都能在全体学生面前表达出来。 教师对切实可行的方案予以肯定、表扬,对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讨论和改进。 这样不仅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关于 ―水浴法 ‖加热,学生第一次遇到,可引导学生自读教科书图 427 及相关内容 ,然后可 以 让学生 谈谈 水浴法的好处 ,如 :使冰 受热均匀,减慢状态变 化过程,便于观察。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冰熔 化的实验探究 是 本节教学的关键,没有这个实验,学生的思维活动就缺少了支撑点, 所以,本探究活动要求 全体 学生参与。 为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教师在实验前应做好组织 工作,帮助学生分好小组, 4 人一组,( 按报时 、 报温度 、 报状态 、 记录和照顾仪器等分工 ), 注意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教师在准备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尽可能用碎冰(是用纯水放在冰箱里制成的,用时尽可能敲碎)。 b.用大号的试管,冰不能太少,约 3―4cm 深。 c.为使 冰 熔化过程慢一些, 可在烧杯中多放些水。 为使温度计与冰块充分接触, 还可以这样准备 实验 : 取一只 烧杯 ,在 烧杯中放入碎冰,并加 适量盐,使 其 温度降至 –5℃ 以下,然后把装有深 3―4cm 纯水的试管放入碎冰中,温度计竖直放入水中,让水降温并凝固,观察温度计示数,待试管中的水完全凝固并降温至 –2℃以下时,将试管拿离碎冰,然后观察试管中冰的熔化过程。 实验时如气温较高,可以让冰在室温下自然吸热熔化,这样测量出的数据会更准确。 选用的冰,温度最好在 –2℃ 以下,这样可以完整的展示出 ―熔化前 冰吸热升温 ——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 熔化后 水吸热升温 ‖的全过程。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尽管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已使用过酒精灯, 本实验前,教师还要结合挂图或上节课的实验情况强调酒精灯的 正确使用方法,尤其是点燃或熄灭酒精灯的方法,还要准备几块湿抹布,以防万一。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视其间,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注意发现学生操作上的错误而给予纠正。 如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靠近管壁,但不要放在冰的正中,而是 中间偏下位置。 指导学生绘制 “ 温度 — 时间 ” 图像 : 实验结束后,仿照水的沸腾图像,让学生在教科书图 428 中标出各个时刻所记录的温度,用平滑的曲线 把这 些点连接起来,得到冰熔化的“ 温度 — 时间 ” 图像。 这个环节,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以下 步骤 进行: ① 在教科书图 428上描点; ② 连接各点画出比较流畅的曲线; ③ 思考曲线所反映的物理意义。 ●分析和论证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冰熔化的 “ 温度 — 时间 ” 图像。 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比发现: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 所示, 即 分为 AB、 BC 和 CD 三段。 为引导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粤沪版八年级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