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一轮 3.1《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课标版 物理 第 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 为止。 (1)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 (2)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 (3)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说明力不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 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材研读 改变这种状态 维持 改变 自测 1 (辨析题 ) (1)亚里士多德利用“理想实验”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的观点。 ( ) (2)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牛顿第 一、第二、第三定律”。 ( ) (3)牛顿第一 2、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 ) (4)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 ,是因为水平方向没有外力维持其运 动。 ( ) 答案 (1) (2) (3) (4) 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这个 性质叫做惯性。 (1)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 大的物体惯性大 , 小的物体惯性小。 (2)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 ,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 , 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 质量 质量 质量 自测 2 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 ,你认为正确的是 ( ) 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球能竖直加速下落 ,说明力 3、是改变物体惯性的 原因 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 ,则难 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答案 A 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因具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 ,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B、 因两物体材料不同 ,则物体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 ,故用同样的水平力难以推动的 ,不一定是质量 大的 , 三、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 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其所受作用力的关系 ,且这种关系 是瞬时的。 当质量单位为 ,加速度单位为 时 ,力的单位 为 N,即 1 N=1 kgm/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相 4、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F=ma kg m/测 3 (辨析题 ) (1)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以不同。 ( ) (2)合外力相同时 ,质量越大的物体 ,其加速度越小。 ( ) (3)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成反比、与合外力成正比。 ( ) (4)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 ,其加速度同时对应变化。 ( ) 答案 (1) (2) (3) (4) 四、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 (1)体现力的作用的。 (2)建立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存关系。 自测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 ) 同一物体所受的力越大 ,它的速度越大 鸡蛋“粉身碎骨” ,但石头却“安然无恙” ,是因为鸡蛋对石头 的作用力小 ,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 空气对吊扇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 ,减轻了吊杆 对电扇的拉力 总是 相互性 和 B,中间用弹簧连接 ,并用细线悬于天花板上 ,则弹簧对 和弹簧对 答案 C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同一物体所受的力越大 ,加速度越大 ,但速度不一 定越大 ,选项 以卵击石 ,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它们大小相等 ,选项 选项 的 力和 弹簧对 对弹簧的力 是一对作用力 6、和反作用力 ,选项 只有 五、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和 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量 :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 ,就能够利用这几个单位推导出其 他物理量的单位。 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 (2)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 ,它们是 、 、 ;它们的单位是基本单位 ,分别是 、 、。 (3)导出单位 :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质量 长度 时间 m s 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质量 m 千克 间 t 秒 s 长度 l 米 m 电流 I 安 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 尔文 K 物质的量 n 7、,() 摩 尔 光强度 I,(坎 德拉 自测 5 (2015北京海淀一模 ,20)2013年 6月 20日 ,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 一号”目标飞行器里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 授课中的一个实验 展示了失重状态下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效应。 在视频中可观察到漂浮 的液滴处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椭球之间不断变化的周期性“脉动”中。 假 设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液滴的上述“脉动”可视为液滴形状的周期性 微小变化 (振动 ),如图所示。 已知液滴振动的频率表达式为 f=中 k 为一个无单位的比例系数 ,为液体密度 ,为液体表面张力系 数 (其单位为 N/m),、 、 是相应的待定常数。 对于这几个待定常数的大 8、小 ,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 ( ) ,= ,=- ,=- ,= 2,= ,=- 3,=1 答案 B 本题用量纲法解 ,根据题意 ,等式 f=m (kg/(N/m),又因为 1 N=1 kgm/量纲等式又可写为 kg/ (kg/,将 A、 B、 C、 可得 32123212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一、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 ,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 (2)物体受到外力时 ,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大 ,物体运 动状态难以改变 ;惯性小 ,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9、不变的一种性质 ,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 的大小无关。 考点突破 (2)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 ,经过 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 和质量的关系得出的实验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情况 , 在此基础上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联系 :F= 注意 (1)惯性不是一种力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 ,不能把“惯性力”作为物体 实际受到的力。 (2)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 10、来。 典例 1 (201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 )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 伟大的科学家 ,巧合的是 ,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第二年。 下列关于力 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 ,不属于他们的观点的是 ( ) 即惯性 答案 D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以及逻辑推理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选项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 原因、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即惯性 ,选项 B、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选项 1图所示 ,某同学面向行车方向坐在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 里。 这位同学发现面前的水平桌面上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球突然向他滚来 , 则可判断 ( ) 答案 11、B 原来小球相对列车静止 ,现在这位同学发现面前的小球相对列 车突然向他滚来 ,说明列车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速度增加了 ,选项 确。 同向性 公式 F=任意时刻 ,F与 正比性 a F 瞬时性 对应同一时刻 ,即 因果性 物体具有加速度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 同一性 有三层意思 :加速度 一般指地面 ) F=F、 m、 F=各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独立性 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一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从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实际加速度等于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 分力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也遵从牛顿第二定律 ,即 Fx=y=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 局限性 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 物体的加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地球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惯性系 )而言的 (1)明确研究对象。 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 ,选出被研究的物体。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 ,画好受力分析图 ,明确物体的运动性质和 运动过程。 (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 ,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 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 (4)求选取的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外力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017年高考一轮 3.1《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ppt课件
相关推荐
1、课标版 物理 第 7讲 实验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一个力 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 ,所以力 F就是这两个力 2的合力。 作出力 F的图 示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 2的合力 比较 的大小 和方向是否相同 ,若相同 ,则说明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 定则。 教材研读 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 (两个 )、橡皮条、细绳 (两条
1、课标版 物理 第 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 ) 考点一 连接体问题 (1)若求解整体的加速度 ,可用整体法。 整个系统看做一个研究对象 ,分析整 体受外力情况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2)若求解系统内力 ,可先用整体法求出整体的加速度 ,再用隔离法将内力转 化成外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典例 1 (2015课标 ,20,6 分 )(多选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
1、课标版 物理 第 4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二 ) 考点一 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 : 一是受力和运动分析。 受力分析中关键是注意摩擦力的突变 (大小、方向 ) 发生在 同的时刻 ;运动分析中关键是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与 方向的变化 物体和传送带对地速度的大小与方向的比较。 二是功能分析。 注意功能关系 ;。 式中 ; 力势 能的变化 ;Q=F 设传送带的速度为
1、课标版 物理 第 2讲 两类动力学问题 超重与失重 一、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问题 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这类题目 ,一般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物体的 ,再根据物 体的初始条件 ,应用运动学公式 ,求出物体运动的情况。 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解这类题目 ,一般是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 ,再应用牛顿 第二定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进而求出物体所受的。 教材研读 加速度 加速度 其他外力
1、课标版 物理 第 5讲 实验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目的 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控制变量法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 ,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在发生牵连变化时 ,可 以控制某个或某些量不变 ,只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方法。 这 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本实验中 ,研究的参量为 F、 m和 a,可以控制参量 研究 F与 也 可控制参量 研究 m与 教材研读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
样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见证员培训教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见证员培训教材 — 28—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见证员培训教材目 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制度水泥骨料混凝土砌筑砂浆混凝土 外加剂钢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土工试验建设工质量检测见证取茨堕赋蹈腰意磁桐盏广髓濒唬剐阔署虽圭擅社其创鸿卿论顶洛堵焦贸哲彦迹芭洱林莆耳娠裳烈膘遮葵乞滥邮续悠远痛莆顿命拼绦牲稳牵镶搔鸦僻谁 取样送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