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一轮 2-5-2《孟德尔杂交实验(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内容摘要:
1、第 2 讲 孟德尔杂交实验 ( 二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考纲要求 考纲分析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主要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主要是用基因分离定律认识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问题 其过程为: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提出假说,演绎推理 1 理论解释 (1) 彼此分离, 自由组合,产生雌雄配子各有 种类型,且数目相等。 (2)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结合方式共 种, 种,表现型 种,数量比为。 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4 16 9 4 9 3 3 1 问题思考: 现用绿色圆粒豌豆与黄 2、色皱粒豌豆两纯种亲本杂交, F 2 中 重组类型和亲本类型所占比例各是多少。 提示: 5/ 8,3 /8。 2 遗传图解 3 验证 ( 测交的遗传图解 )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时间、范围 得出结论 1 实质: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 ( 如图 ) 非同源 非等位 2 时间:。 3 范围: 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 上的基因。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有性 染色体 四、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 正确选材 ( 豌豆 ) ; 2 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 ; 3 对实验结果进行 的分析; 4 运用 ( 包括 “ 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 3、结论 ” ) 这一科学方法。 一对到多对 统计学 假说 演绎法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及相关比例解读 (1) 在上述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分别是 F 1 所产生配子的比为 1 1 和 1 1 1 1 ,其他 比例的出现都是以此为基础。 而它们是由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的结果。 (2) 探讨一对或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 既可采用测交法、花粉鉴定法和单倍体育种法看比例是否为 1 1 或 1 1 1 1 ;又可采用自交法,看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为 3 1 或 9 3 3 1 来判断。 4、(3) 正确理解各种比例 1 和 1 1 1 1 不是指雄配子与雌配子的比例,而是指雄配子 ( 或雌配子 ) 中 D d 和 别为 1 1 和 1 1 1 1。 而真正雄配子的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目。 测交和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 1 1 和3 1,1 1 1 1 和 9 3 3 1 ,它们都是理论比值,只有统计的个体数量足够多才可能接近于理论比值,若统计的数量太少,就可能不会出现以上比值。 (4) 利用分枝法理解比例关系:因为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所以 9 3 3 1 的实质为(3 1) (3 1) , 1 1 1 1 的实质为 (1 1) (1 1) ,因此若出 5、现 3 3 1 1 ,其实质为 (3 1) (1 1)。 此规律可以应用在基因型的推断中。 一、判断正误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重组类型即 1性状不同的类型 ( ) 解析 重组类型是指 答案 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 ) 解析 同型配子结合为纯合体,即 1/16 4。 答案 3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6( ) 解析 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原因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有两种杂交组合: 答案 4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 答案 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解析 减数 6、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答案 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过程 ( ) 1A B 1 1 1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 9 种基因型 4 种表现型 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 答案 二、基础填空题 根据右面的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7 能发生自由组合的图示为 _ _ ,原因是 _ _ _。 答案 A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8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_ _。 答案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7、染色体自由组合 9 假如 所示,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 (1)a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_ _。 (2)_ 种。 (3)_ 种,双显 一显一隐 一隐一显 双隐 _。 (4)_ _。 (5)_ _。 答案 (1)4 种, 1 1 1 1 (2)9 (3)4 9 3 3 1 (4)4 种, 1 1 1 1 (5)4 种, 1 1 1 1 10 假如图 B 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总结相关种类和比例 (1)a 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_ _。 (2) _ 种。 (3)_。 (4)_。 (5)_。 答案 (1)2 种, 1 1 (2)3 (3)2 种,双显 双隐 3 1 (4)2 种, 8、1 1 (5)2 种, 1 1 11 绘出产生图 A 的亲本细胞图示。 答案 12 如图 A 所示的 F 1 自交, F 2 中相对于亲本重组性状所占的比 例为 _。 答案 6/16 或 10 /1 6 13 如图 A 所示的 F 1 自交, F 2 中 的纯合子比例为 _ _ , 中纯合子比例为 _ _。 答案 1/16 1/9 网络要点强化 知识网络 答案 解释分析 测交 自由组合 重要语句 1 具有 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 F 2 代出现 9 种基因型, 4 种表现型,比例是 9 3 3 1。 2 F 1 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 4 9、种配子。 3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 4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5 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 种表现型,比例为 9 3 3 1。 但由于基因之 间的相互作用及致死基因的存在,结果往往会出现与 9 3 3 1 不一致的分离比。 6 在设计实验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可以利用自交的方法也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 (1) 利用杂交子代比为 9 3 3 1 ,推出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 (2) 利用 10、测交子代比为 1 1 1 1 ,推出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位置。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应用 1 实验分析 1 黄 ) 2黄 ) 1绿 ) 1 圆 ) 2圆 ) 1R 22r 4r( 黄圆 ) 12r( 绿圆 ) 1皱 ) 1YY 2黄皱 ) 1绿皱 ) 6 种配子组合方式形成;共 9 种基因型, 4 种表现型。 (1) 表现型双显性状 占 9/16单显性状 r y 占 3/ 16 2双隐性状 占 1 /16亲本类型 占 10 /16重组类型 r y 占 6/ 16(2) 基因型纯合子 Y r 、 R 、 共占 1/16 4双杂合子 占 4/16单杂合子 r 共占 2/16 4 F 2 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 3/8 (1) 当亲本基因型为 , F 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3/ 16 3/16 3/8。 (2) 当亲本基因型为 , F 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1/ 16 9/16 5/8。 2 自由组合定律 9 3 3 1 的变式剖析 编号 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测交后 代比例 1 9 7 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9( 7(3311 3 2 9 6 1 双显、单显、双隐三种表现型 9( 6(3 1 2 1 3 9 3 4 存在 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31934(31aa。2017届高考一轮 2-5-2《孟德尔杂交实验(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