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版)中考生物会考ppt课件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内容摘要:
1、 第 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和光等是生物生存 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考点呈现 知识导航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 _;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 _;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呼吸 繁殖 7 生物 2、的 基本特征 知识梳理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1) _因素,如光、温度、空气、水等; 在一座高山上,由下往上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等,这个现象反映的是非生物因素中的 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沙漠绿洲现象反映的是 _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非生物 温度 水分 生物 捕食 竞争 寄生 合作 共生 知识梳理 ( 2) _因素,主要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种间关系有: _关系 (如狼与羊) _关系 (如杂草与水稻) _关系 (如蛔虫与人) _关系(如蚂蚁、蜜蜂等群体) _关系(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生物必须 _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能适应缺水环境。 生物 3、能 _环境。 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 土壤疏松;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订计划:设置明亮与黑暗的对照组。 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适应 影响 知识梳理 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_与 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物 环境 知 识 梳 理 二、生态系统 组成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非生物成分 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为生物生存提供必需的环境 生物成分 _:主要指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 _:主要指各种动 4、物,不能自己制造有 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_: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可将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3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 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它的起始环节是 _。 关系表示为“被吃 吃”。 例:绿色植物 昆虫 蛙 蛇 鹰。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产者 多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 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 5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_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 (或富集 )的越 _, 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知识梳理 能量 食物链 6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 5、的: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状态叫 _。 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 _。 生态平衡 强 7.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 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态系统 知识梳理 8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_生态系统 动植物种类繁多,有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 草原 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 动物大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 海洋 生态系统 占地球表面积的 70, 产生的氧气最多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池塘、湖泊等 _生态系统 能净化水源、蓄洪 6、抗旱,有 “自然之肾” 之称 农田生态系统 植物以农作物为主体,人工生态系统,易破坏 城市生态系统 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 森林 湿地 知 识 梳 理 【典例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通过具体实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描述的现象是指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皮下脂肪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骆驼刺发达的根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是受环境的影 7、响,只有 合题意。 典例解析 【典例 2】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麦地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 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 故选: C。 典例解析 【典例 3】 (2015广东)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条食物链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结环节是最高级消费者,所以 此图共有 3条食物链;牛和田鼠只有共同争夺三叶草的关系,所以它们是竞争关系;猫多会令到田鼠数量下降,从而减少 土蜂的 8、天敌,故土蜂的数量会有变化;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 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需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故选 B。 典例解析 考点过关 考点 1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和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核心提问:水、温度和空气影响生物的分布举例。 阳光对生物有哪些常见的影响。 东不生产苹果,对此起主导作用的生态 因素是( ) 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 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 变量的是( ) 考点过关 考点 2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核心提问:举例说明生物之间的五种关系 捕食、竞争、寄生、 共生、合作。 瑚虫体内生活着某 些藻类,它们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 9、时给珊瑚虫提供 氧气。 珊瑚虫和藻类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 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 地植物的生长。 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 ) 考点过关 考点 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核心提问: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举例和作用。 陆地生态系统可以细分为哪些生态系统。 桫椤。 从生态系统的 成分分析,桫椤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非生物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 考点过关 于分解者的是( 10、) A草 B阳光 C狐 D真菌 9.(双选)右图所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是分解者,是食物链的最高级 B是捕食关系 C是生产者,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物 D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考点过关 考点 4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某些有害 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核心提问:书写食物链的起点、方向和终点有什么要求。 食物链中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害物质含量最高。 ) A阳光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把农作物上面用网全罩起来, 结果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 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农民破坏了( ) A生产者的生存环境 B分解者的生活习惯 C食物链的 11、原有状态 D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 考点过关 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 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 下面能反应此池塘中的食 物链的是( ) A乌鱼 鲫鱼 螺蛳 B水草 鲫鱼 乌鱼 C乌鱼 水草 草鱼 D水草 草鱼 鲫鱼 草 兔 狐 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 么下列生物中 ) A牧草 B兔 C狐 D狼 考点过关 14.(双选) 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 甲 乙 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D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考点过关 考点 5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核心提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怎样才会破坏生态系统。 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漠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 考点过关 16.下。(深圳版)中考生物会考ppt课件 第1单元-生物与环境
相关推荐
sin . 2 “同角”的概念与角的表达形式无关 . 3据此,由一个角的任一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另两个三角函数值,且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最终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因此应尽可能少用(实际上,至多只要用一次)。 2. 例题讲评 例 1.已知 sinα=- 53 ,且α在第三象限,求 cosα和 tanα . 解:∵ 1cossin 22 ∴ cos2α= 1-
1、专题五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一 冷战阴影下的局部 “ 热战 ”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 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一 二 一、朝鲜半岛上的较量 1 . 背景 ( 1 ) 日本投降以后 , 在 美苏 的策划下 , 朝鲜半岛分裂为 大韩民国 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个国家。 ( 2 ) 苏联 和 美国 从朝 鲜撤出军队 , 朝鲜南北关系迅速恶化。 2 . 过程 (
是以 (2p, 0)为圆心, 2p 为半径的圆 (不含点 O(0, 0)). 3 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例 5 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且∠C 1CB=∠C 1CD=∠BCD=60176。 . (Ⅰ) 证明 C1C⊥BD ; (Ⅱ) 略; (Ⅲ) 当 CD/CC1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1C⊥ 平面 C1BD。 请给出证明. ∵∠C 1CB=∠C
1、专题六 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一 争取人类和平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 , 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一 二 三 四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1 . 原因 ( 1 ) 冷战结束后 ,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新的发展。 ( 2 ) 政治多极化为世界各种力量在 平等互利 基础上加强协调与对话、消除对抗
1、四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了解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 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 二 三 四 一、赫鲁晓夫谋求苏美合作 1 . 背景 ( 1 ) 苏联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上 , 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的美国 ; 军事上 , 苏联除了保持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之外 , 还积极发展核武器 , 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 ;
1、二 追求共同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图解 1 .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 , 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2 . 结合历史事实 , 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一 二 三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 1 . 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基础上 , 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 并逐渐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