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全国卷Ⅱ)第七章 写作 专题二内容摘要:
1、专题二 考场作文如何“包装”。 第七章 写作第七章 写作考情略语 “ 佛靠金装 , 人靠衣装 ” , 作文也靠包装。 而考场作文作为考生的一种精神 “ 产品 ” ,要推销给阅卷老师 ,获得阅卷老师的 “ 芳心 ” , 更需要做一点 “ 表面文章 ” , 讲究点包装的技巧。 大多数考生的作文成绩平平 ,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对高考作文缺乏应有的 “ 包装 ” 艺术。 在临近高考的这段时间 , 尤其需要了解如何 “ 包装 ” 一下自己的作文。 (2015高考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70分 )智慧是一种经验 , 一种能力 , 一种境界 2、 如同大自然一样 , 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佳作一 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夏雨初霁 , 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 , 拾得一只蝉蜕 ,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 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 , 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 , 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 , 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 , 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 , 不繁花簇锦亦不金碧辉煌 , 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 , 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寂寞空屋 , 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 蝉之生命有限 , 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蛰伏数载只为了一个夏天。 数千个寂寞 长夜它们无言熬过 ,待到一朝羽化, 3、便成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 这时,它们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 人之老年,免不了自 怜自哀 ,忧伤慨叹,哪里来的心情唱什么歌呢。 可蝉偏不。 “ 乌发如银 ” 的时节偏要日日欢歌,这便是生命的大气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 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 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 “ 某所,而母立于兹 ” 归有光在这里读 书成长 ,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 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给高蹈以平实,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 4、实地的依靠。 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然残废了双腿。 他的世界 ,从此不再有欢笑嬉闹。 他走进地坛,走进百代帝王家遗落下的那一间寂寞空屋。 他看见叶上阳光、花间蜂蝶,他听见这世界繁华落尽,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 “ 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 ” ,史铁生如是说。 他的生命于此一间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气盛,褪去了高蹈与不切实际的幻梦,他拥抱敞开的生命之门,成为智者。 人活于世,往往被各 种各样的幻光所眩惑,心灵与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谓天堂的路途中。 其实, “ 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 ” 我偏居一隅,独拥这一 方智慧的寂寞空屋 ,我已在天堂。 佳作二 “ 倔 ” 和 “ 5、笨 ” 的力量 大跃进时期 , 朱东润老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 , 自然被推上讲台作 “ 多快好省 ” 宣言。 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 , 面色难看 , 简直要上刑场似的 , 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话来: “ 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 , 现计划三年完成。 ” 话音刚落 , 台下便是一片哄笑之声。 “ 太 慢了。 ” 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 ,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 “ 不行。 不能再少了。 最少三年。 ” 这若是被日码万字的当代作家看见 了 ,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 何必这么 “ 倔 ”。 何必跟 “ 效率 ” 较劲。 简直是一根筋。 的确,对于讲求效率的智慧的当代人来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知变通,乃至于冥顽 6、不灵了。 三年,岂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也不是问题。 只要愿意 “ 坐家 ” ,轻敲键盘,日码万字也能轻松搞定。 只是,如此随缘、如此写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释过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来恰如变了质的白开水。 同样 “ 冥顽不灵 ” 的,还有历史学家江衍振老先生。 他曾一度声名鹊起,然而他的出名,却不是因 为有多少的 “ 智慧 ” ,而是因为 “ 笨 ”。 十多年的时间,老先生统共写了三本书,加起来不过七十 余万字 ,平均到每天不过百余字。 然而,为了搜集史料,老先生访遍了各地图书馆、书库,翻阅了两千多万字的史料,真是 “ 上穷碧落下黄泉 ”。 如此辛苦如此笨,甚至弄得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最终才有了那么一点老笨结 7、晶。 然而,这样的著作,定心读来,方知是 “ 字字含血 ” 啊。 二老的作为,认认真真地昭示:真正的智慧,往往始于“ 倔 ” 、成于 “ 笨 ” ,在于甘坐冷板凳,倔傲地向浮躁叫板,坚定地从 “ 笨 ” 处着手。 古人吟诗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方才有 “ 语不惊人 死不休 ” 的震撼。 然而,这种精神离今天的我们实在太远了。 在速度与效率所带来的紧张与刺激中,精品之作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不敢说今天市场上的作品全部流于平庸,但在市场利润的引诱下,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作品,早已随浮华而去。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这流失了的春华,恰恰是我们最可珍惜的 “ 智慧 ”。 什 8、么时候,我们的作家能够再一次手拍胸膛,咬牙切齿:“ 不行,最少三年。 ”。 我的体悟 _温馨提示 考场作文的 “ 包装 ” 是什么。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 凡是艺术,就是一个手法的问题,考场作文,也需要一种手法,来表达之,美化之,升华之,是之谓 “ 包装 ”。 除审题立意外,文章只要动笔去写了,就要有“包装”意识。 如拟题的技巧、开篇的方法、行文结构的安排、起承转合的照应、结尾的技巧乃至措辞、卷面等等,都要在行文过程中去落实。 2015高考江苏卷作文分析及佳作点评:江苏的作文材料属于话题型言论类材料,只要围绕智慧去写,就不会 “ 跑题 ” ,但是作文要出彩,还要看考生在选材、构思和语言上的功底,看考生 9、在人人都有话说的题目下自己的 “ 智慧 ”。 这两篇作文,是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从众多的作文中推选出来的优秀作文。 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以 “ 一只晶莹剔透的蝉蜕 ” 为由头,盘活了生命和智慧的 “ 大气度 ” ,相当机智。 该文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拟题,颇见文学的功底,且把 “ 智慧 ” 与 “ 寂寞 ”“ 空 ” 相关联,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 智慧 ” 如何成了“ 寂寞空屋 ” 呢。 深度阅读文章才发现,考生借蝉的生命比喻人生,不是谈蝉的蜕变,而是谈蝉的乐观,生命虽短、尽情乐观,最后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 倔 ” 和 “ 笨 ” 的力量 ,用了两个事例,但不是平面铺陈,朱东润先生的事迹突出 10、一个 “ 倔 ” 字,江衍振先生的事迹突出一个 “ 笨 ” 字,最后归结到 “ 智慧 ” 上,颇现逻辑张力。 阅卷老师感言摘录:“ 清水出芙蓉 ” 固然是美,但 “ 淡妆浓抹 ” 也是美,恰当的 “包装 ” 能遮掩行文的瑕疵,追求美的表达是考生应努力的方向。 一、提炼标题 美目顾盼能传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文如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瞬间便能吸引读者,出奇制胜。 提炼作文的标题,是完成考场作文的第一步。 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写作者的智慧与匠心。 用以下几种方法给作文拟题,都能够给人 11、耳目一新的感受:1引用化用法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 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如:“ 诚信 ” 话题 众里寻它千百度 “ 思念 ” 话题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环保”话题 我想有个家 一只小鸟的心声 “ 宽容 ” 话题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 理解 ” 话题 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 亲情 ” 话题 世上只有妈妈好 “ 读书 ” 话题 爱你没商量 “ 学习 ” 话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 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 12、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 如:“ 素质教育 ” 话题 十六岁 ,老朽了。 考试魔鬼定律 “ 男孩女孩 ” 话题 三个女生一台戏 我与 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 “ 人与自然 ” 话题 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一只老鼠的手记 “网络与生活 ” 话题 谁的眼泪在飞 一网情深深几许 3 形象修辞法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 如:“ 心愿 ” 话题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 诚信 ” 话题 守住你的金矿 “ 生态 ” 话题 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 文化 ” 话题 “ 文化快餐 ” 真的不足取吗。 “青春”话题 长发长,短发短 4 诗情画意 13、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 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 ,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如:“ 生命 ” 话题 白云 夕阳 歌声 “ 乡情 ” 话题 那河 那船 那人 “ 足迹 ” 话题 红舞鞋 蓝精灵 “ 机遇 ” 话题 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友谊 ” 话题 风中飞舞的黄手帕 二、精雕开头 语不惊人死不休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一定要先让自己激动起来,然后才能感动别人。 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行文时要么巧用修辞使语句生动,要么精心提炼警句发人深省,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14、。 如: 201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心感自然 的开头:“半亩方塘一鉴开 , 天光云影共徘徊 ” , 的确 , 大自然的景物总是灵动而又变化莫测 , 正如远处忽明忽暗的天空 , 又如近处婆娑多姿的木叶 , 令人琢磨不透 , 浮想联翩。 我们每天都与大自然共处 , 似近而又无知其真面目 ,也许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可当每次在电视中随着镜头一览无数的盛景,了解它的历史和知识,又觉它非远,是大自然与我们捉迷藏吗,还是我们的心本身就 没有走进过它的怀抱。 这篇作文的开头,采用了引用、化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化之美,很好地为下文写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做了铺垫。 再如 201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带您去看 15、花海 的开头:昨日之时 , 你教我草长莺飞 , 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 , 我教你细数花名 , 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 , 父母外出 , 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 正当夏时 ,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 走,外婆带你凉快去。 ”一个激灵,鱼跃而起。 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 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 外婆所说的 “ 纳凉好去处 ” 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 地是小方的浅池塘 ,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 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作文开头,大有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诗开头“ 弃我去者,昨日之。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全国卷Ⅱ)第七章 写作 专题二
相关推荐
、 、 、 等。 让我们携起手来,还野生动物一丧呾谐家园。 诶设计一条标语来警示人们,唤起人们癿意识: 将你所学到癿关亍麋鹿癿知识介绍给家人。 戒制作动物卡片。 (课后) 《爬上》导学案 课题:《 爬山 》 课型:新授 主备: 时间: 学 生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 认识 4 丧生字,会写 9 丧生字,掊握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有感情癿朌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丧自然段。
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 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 3)完整地齐读课文。 (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 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来。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1、专题二 病句辨析不可忽视语法与语意第六章 语言文字运用温馨提示 高考 考试说明 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 ,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前四种属于语法错误 , 后两种属于语意错误。 其实 , 语法、语意在辨析修改病句方面是相关联的:凡存在语法错误的句子 , 语意上都不合逻辑;不合逻辑的句子 , 有些是因语法错误造成的。 所以 , 辨析病句 ,
1、专题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切忌忽略情感和忽略使用术语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温馨提示 鉴赏诗歌的语言 , 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 , 就是要注意“ 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 在一轮复习中 , 鉴赏诗歌的语言忽略情感和忽略使用术语 ,容易导致失分。 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 注 】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忽略情感 (
1、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二十六讲 一 、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化学起源学说 (1)要点: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 ,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 , 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_。 (2)物质基础:原始大气是由水蒸气 、 氧气 、 氨 、 _、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组成 , 没有 _。 (3)能量条件: _、 紫外线以及 _等。 有机物 甲烷 氧气 高温 雷电 (4)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比较
1、第三章 古代诗歌鉴赏三年考点列阵 适用于全国卷 年份 选篇出处 体裁 题材 题型及 分值 考点分布2015 残春旅舍 (韩偓 )唐诗 羁旅问答 (2题 ),共 11分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思想内容。 2014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 宿渔家 (郭震 )唐诗、宋诗 羁旅问答 (2题共 11分 ),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思想内容。 年份 选篇出 处 体裁 题材 题型及 分值 考点分布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