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觉的感觉会是如何呢。 组织学生交流。 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夜,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而且还吃不饱,他们的感觉如何呢。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 出示课题。 2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模式:本文记叙的是 ___________。 ) 毛主席在《七律 长征》中的主题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想一想,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四难”,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章中选择恰当的语句说明。 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够表现出这样态度。 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感受。 学生细读课文 自己找一找划一划 动笔写一写 互相议一议 明确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明确 ( 1) 走路难 —— 没有丝毫的胆怯。 ( 2) 睡觉难 —— 豪无怨言。 ( 3) 吃饭难 —— 忍饿爬山。 ( 4) 处境难 —— 讥笑敌机的无能。 3 研读课文: 根 据课文完成红军爬山的简要行军图,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的方法。 学生展示绘图,互相交流评价,并且说说作者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了哪里,言之有理 4 拓展训练: 摘取精彩片段,进行仿写练习 ( 1)示例:写寂静,可以以静写静,也可以以声写静。 课文既说“寂静”,又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运用的是一般听不到的声音;因为听到了一般听不到的声音,才说明实在是静极了。 练一练:你在生活中曾有这样的感受吗。 试用一二百字写出来,练习用比喻。 写一写 说一说 评一评 5 布置作业 摘抄、背诵文中的优美语段。 教学 反思 . 第六课时 《草》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创设情景: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几株不起眼的小草,滚着晶莹的露珠,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却也威胁着红军战士的生命。 听讲 讲述以红军过草地为内容的长征故事,如:《丰碑》《金色的鱼钩》 2 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陌生的词语。 回顾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划,然后以小小组交流、补充。 不一定要统一。 3 品读课文: 我们读这样的文章,一方面是了解所记叙的事件,另一方面要注意品读文章凝练自然的语言,更要体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情、理、意、味。 请你选择一两个句子,进行品析。 (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 ( 2)、周副主席有举起那颗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浓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 3)、小说结尾写道:“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你认为周副主席为什么“笑得这么痛快”。 学生活动,交流评价。 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第 6章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议一议练一练一道难题小结作业你今年几岁了如果设小辉的年龄为 x 岁,那么“乘 2再减 5”就是 _,所以得到等式: 52x5=21像这样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叫做 方程他怎么知道的我的年龄是13岁的呢。 你的年龄乘 2减5得数是多少。 21小辉,我能猜出你年龄。 小辉 不信你今年是13 岁。 ( 2521算术法: =13+2521要解释算法: 的由来, 就要用到 “
1、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 _360多边形的外角和1 (3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边形的外角和为 720B 四边形的外角和大于其内角和C 多边形的外角和小于其内角和D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 3602 (3分 )(2015铜仁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 60 ,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3 B 4 C 5 D 6 (3 分 )( 2 0 1 5 眉山 )
1、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莲灯王昌言2016/11/29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决好以下几方面内容1、勾画应掌握的生字词,记下自己不会的字词。 2、本文体裁是( )。 3、作者( ),河北邢台人,( )家。 本文选自( )。 4、本文是地方剧种( )的优秀传统剧目。 5、这三场分别叫( )、( )、( )。 戏剧王昌言 剧作 王昌言剧作 选河北梆子下山 庙遇
分成 4 份,分别做上记号。 现在,我们 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 1 升,21 升, 41 升 , 43 升各是多少。 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杯。 (小组活动 ) 各小组汇报结果 (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 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下它的容量比 1 升多还是比 1升少。 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
由。 (1)方案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丙:
建议,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 (生齐读)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指生交流。 ( 5)就看到了这些画面吗。 来,我们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进海伦的世界。 (评点:出示课文中的这段话,集中表现了海伦﹒凯勒的 “ 不屈不挠 ” ,语句凝炼概括,如何读出其中的蕴含,需要教师创设情境。 这里教师用优美的音乐渲染,用真切的语言铺垫,营造了适合学生想象与说写的最佳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