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内容摘要:
正确. 对 C 选项.在此项中人造地球卫星是 “ 环绕天体 ” ,而地球则是中心天体,又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 v 和运动周期 T ,由万有引力定律 与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可得GMm( R + h )2=m v2R + h和GMm( R + h )2 = m4 π2T2 ( R + h ) ,又因为此人造地球卫星是 “ 近地 ” 卫星,则 h ≪ R ,可视为 h ≈ 0 ,故有 R +h ≈ R ,则以上两式可分别化为 : GMmR2 =m v2R① 和GMmR2 = m4 π2T2 R ② ,又由于 v =2 π rT,代入① 式 ( 当然也可以代入 ② 式 ) 可得,地球的质量为 M =4 π R3GT2 .显然此式中的量均为已知.即可由此式计算出地球质量.故 C 选项正确. 对 D 选项.可以运用虚拟物体法计算地球的质量.假设有一个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对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MmR2 = mg ,则 M =gR2G. 其中的 g 为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R为地球半径,均为已知,可以由此计算出地球质量.故 D 选项正确. 答案 BCD 借题发挥 对于天体的质量是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而不是通过称量获得.首先要明确,这种方法只能用来计算 “ 中心天体 ” 的质量,而不能计算 “ 环绕天体 ” 的质量.其次还必须明确利用题中所给的天文数据能否计算出被测天体的质量.只有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才可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计算求得天体的质量. 【变式 1 】 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 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 4 倍,则该星球的质量将是地球质量的 ( ) . A.14 B . 4 倍 C . 16 倍 D . 64 倍 解析 由GMmR2 = mg 得 M =gR2G. ρ =MV=gR2G43π R3=3 g4 π GR, R=3 g4 π G ρ,RR 地=3 g4 π G ρ4 π G ρ 地3 g 地=gg 地= 4 ,结合题意,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 4 倍.根据 M =gR2G,MM 地=gR2GGg 地 R2地= 64. 答案 D 【 典例 2】 假设在半径为 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它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该天体的密度是多少。 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 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计算天体的密度 解析 设卫星的质量为 m ,天体的质量为 M . 卫星贴近表面运动时有 GMmR2 = m4 π2T21R , M =4 π2R3GT21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星球的体积 V =43π R3 故该星球密度 ρ =MV=4 π2R3GT2143π R3=3 πGT21 卫星距天体表面距离为 h 时有 GMm( R + h )2 = m4 π2T22( R + h ) , M =4 π2( R + h )3GT22 ρ =MV=4 π2( R + h )3GT22 43π R3=3 π ( R + h )3GT22 R3 . 答案 3 πGT 21 3 π ( R + h )3GT 22 R 3 【变式 2 】 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 g ,地球半径。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相关推荐
判断电流方向选取定则的原则:当已知磁感线的方向,要判断产生该磁场的电流方向时,选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当已知导体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时,用左手定则判断电流的方向. 1 .如图所示, F 是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示意图是 ( ) 答案: AD 1 .有安培力参与的物体平衡,此平衡与前面讲的物体平衡一 样,也是利用物体平衡条件解题,只是多了一个安培力而已. 2
3、 项符合。 答案: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C聚乙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D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解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加聚、缩聚两类反应制备。 对于高分子化合物来说,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 磁通量的正负: 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当磁感线从某一面积上穿入时,磁通量为正值,穿出时即为负值. 磁通量及其变化 4 . 磁通量的变化量 Δ Φ = |Φ 2 - Φ 1 | ( 1 ) 当 B 不变,有效面积 S 变化时, Δ Φ = | B Δ S | ( 2 ) 当 B 变化, S 不 变时, Δ Φ = |Δ B S | ( 3 ) B 和 S 同时变化,则 Δ Φ = |Φ 2
3、3D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在结构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带有氢原子。 A 项中的邻位碳原子上不带氢原子;B 项,消去后只得到 = 项中无邻位碳原子,故 A、C 两项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项,消去后可得到两种烯烃:=选 B 项。 答案:子组成为 苯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体对 m2的引力,然后再求二力的合力. 【变式 1 】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 F = Gm1m2r2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 公式中 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 . 当 r 越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 . m1与 m2受到的相互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 m2是否相等无关 D . m1与 m2受到的相互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
活动 I 演示 1 演示气垫导轨上弹簧滑块的在充气前和充气后的往复运动,进行对比。 活动 II 课件交互 在网络教室中,学生分组操作水平弹簧振子往复运动的 flash课件,分析讨论在一次全振动中弹簧振子的位移变化、受力情况、变速情况,边在表格中填写讨论结果,回答关于水平弹簧振子回复力特征的问题。 分组交互任务完成后,利用网络将探究结果进行提交,以便进行全班交流。 活动 III DIS实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