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4章《电化学基础》章末综合检测及答案内容摘要:
1、章末综合检测(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溶液的燃料电池中发电,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H 22 2e =2 BO 24H 4e =2 22e =2H DO 22H 2O4e =4案据题给信息,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 2=2解液为酸性溶液,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 ,A 错误。 又因为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正极通入氧气,B、D 错误。 2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 2、氧化钴(),充电时 氧化, 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 6)中,以 示。 电池反应为 6 列说法正确的是()充 电放 电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e =C 6B. 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i e =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答案充电时,氧化,电池负极反应为 C6e =C ,故 A 项错误;由 6于 活泼 金属,可与羧 酸、醇等物质反应,故 C 项错误;由于 摩尔质量较小,所以锂电池的比能量应较 高,故 D 项错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 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B甲醇和氧气以及 液构成的新 3、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e =H 2铁件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答案石墨作电极电解 1 1 的 液,当 c()为 0.5 1 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状态( ) A B CH) 2 D5解析电解过程中的反应式为阳极:4 4e =2 2,阴极:2 4e =2反应式为 2H 2O 2 2。 = = = = =电 解 由以上反应可知,电解使 2 2 2O 变成了 2 2时析出铜,放出 液中每生成 2 u,则 放出 1 2,故需补充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 ,铜片 4、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 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 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 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答案铜、铁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稀 电解质溶液,三者共同形成了原电池,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e =,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2H 2e =故 A 正确;B 为电镀池, 锌片上 发生:e =,铁片上发生: 2e = B 正确;=2,故 C 错误;被 换出的 及原有的盐酸一起构成了原 电池,发生了原电池反应,故 D 正确。 6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纸质电池,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 电 5、池总反应式为2 2O=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中 负极, 为正极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e H 2O=H C导电时外电路电子由 向 电路电子由 向 池工作时水分子和 都能通过薄层纸片答案电池反应中 电子、 电子,因此该电池负极为 极为 电池总反应 式减去负极反应式 2e 2 = 2e H 2O=H。 电子只能由 外电路流向 不能通过 内电路。 7如图所示,a、b 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 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极是电源的负极,Y 极是电源的正极B极上增重 6.4 g 时,b 极产生 (标准状况)气体C电解过程中 液的 渐增大D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2e =案b 6、极显红 色, 则 b 极为阴极,a 为阳极, 阳极,则 X 为电源正极;重 6.4 g 时转移 0.2 e ,b 极应产生 0.1 2;电解过程中 液转变为 小。 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 K,向右侧烧杯中加入 0.1 液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和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棒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烧杯右侧碳棒为阴极,其电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C反应中消耗锌的质量为 13 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9关于下图所示装置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左边的装置是电解池,右边的装置是原电池B该装置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C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 12.8 g 时,a 极 7、上消耗的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u经过 液Zn解析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出左边是氢氧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故 A 项错误;根据入口 处所标的氧气和氢 气的位置,可以知道 a 作正极,b 作负极;并且 b 相连,所以是阴极,而 阳极,故 B 项错误;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e =,当 铜片的质量变化为 12.8 g 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e )2n( )2 0.4 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e 2H 2O=4,因12.8 g1为各个电极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 a 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 V(1 n( ,故 C 项正确。 0.4 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若乙中横坐标 x 表示流入电极 8、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E 表示生成铜的物质的量BE 表示总反应中消耗水的物质的量CF 表示反应中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DF 表示生成硫酸的物质的量答案装置是电解 实验装置,其 电解方程式 为 2H 2 = = = =电 解 2H 2得 2H 2O2O 2 2e ,结合图乙可知选项 D 错误。 11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 酸性工业废水,采用下面的处理方法:27往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 铁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H)3 和 H)3 沉淀生成,工业废水中铬元素的含量已低于排放标准。 关于上述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反应:e =阴极反应:2H 2e =在电解过程中工业废水由酸性变 9、为碱性D可以将铁电极改为石墨电极答案用石墨作电极,阳极产生 不到 缺少还原剂,不能使 H)3而除去,所以 D 项错误。 12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 液或 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 液或 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式都为H 2O4e =4以 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式为 3e =H)3C以 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 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答案B 项,以 液 为电解液时,不应生成 H)3 沉淀,而 应生成C 项,电解液的 减小;D 项,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 213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10、)答案 n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中,锌失电子,在铜电极生成 A 对;电解精炼铜时应该粗铜作阳极,所以 B 错;铁片镀锌应该锌作阳极,所以 C 错;D 中碳棒作阳极,在 该极产生 粉溶液进行检验, 铁棒作阴极,在阴极区产生 以用小试管收集并进行检验,所以 D 错。 14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 H)3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 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答案 项, 水解可得 H)3 胶体,起净水作用;B 项,镶入锌块,相当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 项,利用了 11、点高的性 质;D 项,电解会得到 H)2 而非 5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 极为 解质溶液为 极为 C,负极为 解质溶液为 C正极为 极为 解质溶液为 D正极为 极为 解质溶液为 答案原剂应为负极,材料为单质铁;氧化剂为 ,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电解质溶液应该为含有 的溶液。 C 选项不能实现 2=3。 剪下的一块镀锌铁放入试剂瓶中,并滴入少量食盐水将其浸湿,再加数滴酚酞溶液,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数分钟后观察,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乙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B乙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C金属片剪口处溶液变红D锌被腐蚀答案食盐水中 e 形成原电池, 发生吸氧腐蚀消耗甲中的氧气,甲中压强变小,乙中导气管受大气压强作用形成一段水柱;在金属剪口处形成极发生反 应 2 24e =4,溶液呈碱性,溶液 变红, 泼,负极, e =而被腐 蚀。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人教版)化学选修 第4章《电化学基础》章末综合检测及答案
相关推荐
1、第三章、第四章阶段性检测题(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的细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普通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时
1、章末检测卷(三)(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A液态溴化氢 B蔗糖 C铝 D稀硝酸答案溴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时不导电, A 正确;蔗糖是非电解质;铝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稀硝酸为混合物,能导电
t the lightning? 2). Do you know how long it takes to travel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3). Do you know if you can sneeze and open your eyes at the same time? 4). Do you know who is the tallest man
oss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hich way should I go at the traffic ligh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You’ll see Sunny Garden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 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 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 曲尽其妙。 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分析课文 善于选取生活中的 琐事 ,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语言 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善于利用 细节描写。 …… 写作特色 感情 抒发富有层次。
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以一组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组成 黯然销魂的凄美意境 ,衬托出莺莺 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选取了哪些意象。 艺术效果如何。 赏析 2020/12/26 20 一曲 【 端正好 】 ,诗意浓郁,哀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互统一,堪称 “情景交融” 的元曲绝唱: 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