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7课《面对公共生活》同步练习(4)及答案内容摘要:
3、A、逃壁、远离B、积极参与C、无所谓,与我无关D、需要时,参与,不需要时,远离二、辨析题1、在学校里,要遵守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走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作为国家公民要遵守法律法规。 这些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 因此,遵守公共生活的规则,就是要遵守国家明文颁布的规定。 请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同学甲认为:规则就是约束人的,能不遵守则不遵守。 同学乙认为:规则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应自觉遵守。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案:一、选择题 16 析题 1、此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公共生活规则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形的,一类是无形的。 有形的规则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无形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 法律法规由国家明文颁布,我们必须牢记并在生活中严格遵循。 道德规范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体会,自觉遵守。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遵守有形的规则,还要遵守无形的规则。 也就是说,除了要遵守国家明文颁布的规定外,还要遵守道德规范。 2、我同意乙的观点,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正当的行为和生活受到侵扰,也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大家在一起交往和生活,就需要有针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共同认可,共同遵守。 这样,生活才会更和谐、更完美。 因此,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是我们的自我约束。(北师大)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7课《面对公共生活》同步练习(4)及答案
相关推荐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四个生字(给、松、动、孩)。 这四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四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三、学生练习复习,教师指导 , ,读,理解。 四、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观察书上的文字画,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一群小燕子飞去了
2)全班交流: “ 三叶草 ” 是怎样睡觉的这个过程。 (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 4)指导书写生字 “ 闭 ”“ 明 ” ,并强调字体在方格内所占的位置。 ,生字。 :会睡觉的三叶草,如何进入睡眠。 ( 1)用组词式学习新字:学习 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 3)认读新字:学习 工作你们每天闭上合拢表明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组描述三叶草睡眠的过程。
2、代人之间的差别,也表现为社会生活中青年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差别。 其产生的原因有()(1)生活阅历不同(2)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背景不同(3)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4)没有差异A、 (1) (2) (3)B、 (1) (2) (4)C、 (2) (3) (4)D、 (1) (3) (4)4、一位中学生给电台节目主持人来信说:“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最令我痛苦的是我的父母。
在《春雨的色彩》一课中我们知道一群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而今天我们这两位新朋友也在争论一个问题:“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月亮和云彩》 (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的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指导轻声的读法(轻声应该读的又轻又短),并学习“亮”、“彩”。 ( 1)“亮”与“高”区别识记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这个字读“ ni224。 ng”
总结生词的学习方法 出示学习互助,引导小组共同识记生词 【 1】指导整体诵读 【 2】用 PPT 出示关于卧室里物品的的图片 联想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读新词 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 5】再次总结读一读的 内容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再次观察图片 指示图片让学生回答示什么,并书写 评价展示,合理鼓励 五、板书设计:在学生朗诵时板书,【重点:板书要正确、清晰、字体工整】 六、留下作业提前背诵读读背背
3、,多次受到三个不法分子的勒索。 第一次,他们要她交 50元“保护费” ,声称不给便要打她,不准她上学。 于是,她只好把存起来的零用钱,给了他们;三天后,他们又要她交出 100元,声称不给便要划破她的脸,她只好偷偷地向别人借钱,凑足钱数给了他们。 但过了一个星期,这些人又来胁迫,要她交出 500元。 一个初中生哪来这么多钱。 他们把她劫持到一个旅馆,幸好被旅馆保安发现,才把她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