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4内容摘要:
二、课内探究 科学探究:如何使用刻度尺。 ( 1)、提出问题:怎样知道课本的长、宽、厚。 ( 2)、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估测一下课本的长、宽、厚,讨论交流并记录估测的结果。 ( 3)、小组讨论:如何用尺测量。 ( 4)、学生自己测量并记录测量的结果,与估测结果相比较。 让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让刻度尺的刻度贴近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 5)完成下列练习: 活动 1( 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 1张纸的厚度。 活动 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 拓展: 某同学用 1cm 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 dm,求该物体的长度. 现有一。人教版物理八下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4
相关推荐
误差是怎么回事。 如何才能减小误差。 误差和错误有何区别。 三 练习反馈 (一) 填空题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_____,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是 的准确程度是由 ______决定的,测量结果是由 ______和 _______组成。 写出下列长度单位对应的符号 米( )千米( )分米 (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多少 ? [生 ]蜗牛爬行最慢,光速最快.因为蜗牛爬行的速度最小,光的速度最大. [生 ]人步行的速度约 1. 1 m/ s,自行车的速度约 5 m/ s. [师 ]同学们已经了解的“ m/ 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时 (km/ h)”作单位,应该怎样读 ? [生 ]“千米/时”中的“时”应该是“小时”,所以可以读作“千米每小时”. [师
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 [生 ]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 [生 ]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 [师 ]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 ?请同学们讨论. [生 ]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 [生 ]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
探究) 实验探究 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交流与提示 : 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 (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 ),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 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2。 V2 与 V1
以称出 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 . 新课教学 1. 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 2. 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 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 1mL=1cm3。 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学生观察图 7- 图 7- 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 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
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 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 V2。 V2 与 V1 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 的方法进行测量。 (三)天平的使用方法 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托盘擦干净,按编号置于相应的托盘架上,称量前把游码拨到标尺的最左端零位,调节调平螺丝,使指针在停止摆动时正好对准刻度盘的中央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