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第14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内容摘要:

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规模 最大的战役。 牵制了日军对西北、西南的进攻,遏止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抗日根据地困难时期( 1941年 —— 1942年) 原因:百团大战后,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根据地进行疯狂“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国民党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严重的自然灾害。 中共克服困难措施:经济改革、政权建设、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等。 四、中共七大 背景:( 1)根据地军民读过困难时期,并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 反攻, 抗日形势好转。 ( 2)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和抗 日战争处在最后胜利的前夜。 召开时间: 1945年 4月 地点:延安 内容:( P97) ①大会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②毛泽东在大会上 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③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④大 会通过新党章。 ⑤把 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⑥大会选出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集体领导。 意义: ①是团结的大会,使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②是胜利的大会,为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五、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P98) ① 1945年湘西会战 ,拉开了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