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35显微镜和望远镜1内容摘要:
过 程 一、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显微镜的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成像原 理一样),目镜再把这个像进一步放大(相当于放大镜放大物体一样)。 这样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二、望远镜 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也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 靠近。人教版物理八下35显微镜和望远镜1
相关推荐
展示“幻灯片‘显微镜的结构’”: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介绍目镜和物镜) 探究:用两个凸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 ① 用钢笔在书上或本子上 画一组箭头如图: ② 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这组箭头,得到放大的像。 ③ 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巡视、指导。 (指导学生:用短焦距的作物镜,用长焦距的作目镜;物镜成的像要与物来比较
课时安排 1 课 型 执 教 者 班级 八( 6)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试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实验的过程。 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用具
是,他发现了有四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很神奇是吗。 想了解吧 . 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体离凸透镜很远,物体所成的像应该是缩小的像,为什么我们用望远镜看到物体却是放大的。 原来
约在 10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cm。 所以 25cm叫做正常眼睛的 明视距离 有资料表明,我国大约有 3亿人患有近视 ,占世界近视眼总数的 30%。 青少年的近视眼的发病率更严重。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提议下,决定 6月 6日为“ 全国爱眼日 ”。 1996年 6月 6日为为全国的首届爱眼日 ,这一年的 主题是 “ 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视力
相当于凸透镜)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但我们看见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是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在课下做了不少工作,说明准备得很充分,我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光线由我们所观看的物体发出,经 过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再由角膜及晶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再会聚在视网膜上(好像照相机的底片) . (一)眼睛(板书) 主要构造:
1 选用与凸透镜成像实验相关的器材。 2 将蜡烛依次放在两倍焦距之外 、 两倍焦距处 、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处、一倍焦距以内 ,然后观察蜡烛所成的像。 3 测量出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像距: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 操作如下: ,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 2倍焦距的位置 . ,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