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内容摘要:
王道 ——以德服人 霸道 ——以力服人 • 王道(以德服人)和霸道(以力服人)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 孟子主张王道,谴责霸道 ; 荀子却兼谈王、霸。 《 荀子 》 书中,反复地将王道霸道作了对比分析。 他 推崇王道理想,坚持王道胜过霸道 荀子的名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注:伪,人为之意) 政治: “ 仁义 ” 和 “ 王道 ” , “ 以德服人 ” 民本: “ 君舟民水 ” 伦理观 : “ 性恶论 ” 朴素的唯物主义 :制天命而用之 孟子和荀子的贡献:儒家体系的形成,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荀子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部分) 时间 历程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春秋 战国 应运而生 孔子(至圣) “仁”(核心)“为政以德” “ 有教无类 蔚然大宗 孟子(亚圣)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儒学的兴起(春秋战国) :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形成 考点 2: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 期 仁的 思想 民本 思想 人性论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 战国中期 战国末期 同 异 奠定 基础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 1988年在巴黎聚会, 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 认为 2l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 回到 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从 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 “ 非攻”、“尚贤”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以法为本” 4.“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在于 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练习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 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 确;政府最终还是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能体 现上述观点的孟子思想是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民为贵,君为轻 C. 制天命而用之 D.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 古代中国文化 练习 1. 老子的思想: 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②政治主张 :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③哲学思想 :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三、道家和法家 塞翁失马; 福祸相依 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 看图说话 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说说漫画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以柔克刚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1.老子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三、道家和法家 你能讲讲 “ 庄周梦蝶 ” 的故事吗。 这则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庄周梦蝶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1.老子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 3.韩非子的思想: 守株待兔的故事说明什么 韩非子的思想 • ①以法治国 • ②国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 •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1.老子的思想: 2.庄子的思想: 3.韩非子的思想: 4.墨家学派(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人教版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
相关推荐
展 党的建设 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社改的完成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 小康社会 .和诣社会建设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民主革命及党的指导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党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2.英语课上,老师问: Who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Party of
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熟知其极。 ” 道是世界的本原 辩证法 《 老子 道德经 》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 颠覆君主政体 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 讲到那政治 革命的结果 ,是 建立民主 立宪 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 建国民政府。 ——《 在东京 《 民报 》 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 1906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进步性是什么。 联系当时中国实际
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 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这种 “ 毫发无遗憾 ” 的严肃创作精神,使它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 “ 三吏 ” “ 三别 ” 等。 ( 2)、 盛唐: 著名诗人及代表作 三吏: 《 石壕吏 》 《 新安吏 》 《 潼关吏 》 三别: 《 新婚别 》 《 无家别 》 《 垂老别 》 ( 3)
( 2)欧洲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推动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 阅读: 马克思在 《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 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问: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2分 )
加强君权的需要 解决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 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积 极 消 极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 唯心主义成分多和神学迷信色彩浓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