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内容摘要:
等“反动 学术权 威” 持续十年的 “ 文化大革命 ” 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 “ 工农兵学员 ”。 0121962年 1982年 1990年 2020年文盲人数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1962年 1982年 1999年 2020年 重归正轨: 邓小平 肯定、整顿、恢复、组织、倡导 p101 蓬勃发展: 科教兴国; “三个面向” ⑴指导方针 ⑵具体措施 加快教育改革 “ 211工程 ”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希望工程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⑶成就 三、教育的复兴 1977年 8月 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 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 —— 恢复中断 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 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相关推荐
认识 21 农奴制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落后 变革呼声越来越高 新思潮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 22 问题探究三 新思潮的涌动 : 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 :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 (1)“ 十二月党人起义”(
( 120条)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的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些权利是违反法律的。 ( 197条)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国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 《
教的统治地位,残酷迫害“清教徒”等所谓异教徒,如擅自印发传单者,轻则处以带枷和鞭挞的惩罚,重则处以无期徒刑; 第四: 在财政政策上 , 王室为了应付日常开销和对外战争的需要 , 不断增加税收和强行借贷。 这一切极大地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 、 经济利益。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改变了传统上的王室与议会的关系,造成双方的紧张,自身利益受到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不断在议会上指责国王的政策
交响曲。 贝多芬的故居 舒伯特 ( 1797— 1828),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师家庭。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 席勒、海涅的诗常被他选作歌词。 他还十分重视诗作的音乐性,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 他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 《 美丽的磨坊女 》 和 《 冬日旅程 》 ,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 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 小夜曲 》
名为 甲壳虫。 甲壳虫 演唱组正式名子,英文叫 Beatles Band,中文音译名叫 披头士乐队。 有趣的是 披头士 这个词倒用得恰到好处,因为它形象地概括了他们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裤、休闲衣的颓废形象。 而 Beat这个词,原义的意思是拍、打,正说明了他们的摇滚演唱风格。 披头士 后来也成了这类形象的时尚青年的专用词。 对于摇滚乐,有人说它具有时代气息,有人说它对青年人带来了不良影响,你怎么看
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 和尊重,呈现 大众化 、多元化 的趋势。 思考:现代主义音乐怎样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化 • 流行音乐中音响和话筒的运用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 二战前后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流行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代的情绪和追求。 • 7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的商业化、即时性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 当代音乐的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