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2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1内容摘要:
教的统治地位,残酷迫害“清教徒”等所谓异教徒,如擅自印发传单者,轻则处以带枷和鞭挞的惩罚,重则处以无期徒刑; 第四: 在财政政策上 , 王室为了应付日常开销和对外战争的需要 , 不断增加税收和强行借贷。 这一切极大地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 、 经济利益。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改变了传统上的王室与议会的关系,造成双方的紧张,自身利益受到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不断在议会上指责国王的政策,双方矛盾趋于激化。 表面看起来,上述矛盾是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冲突,实质上这些矛盾反映了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分歧 专制与自由、个人独裁与法律平等。 因此,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与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成为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 3.《 权利请愿书 》 的通过及内容。 关于通过: 议会把 《 权利请愿书 》 能否被国王承认作为是否考虑同意国王征收新税的交换条件。 为了得到征收新税的权力,查理一世违心接受了请愿书。 关于内容: 为了对抗国王的胡作非为,议会在 1628年通过了 《 权利请愿书 》。 《 权利请愿书 》在征收捐税、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 三:提交 《 大抗议书 》 查理一世承认 《 权利请愿书 》 后,实际上继续绕开议会擅自征税,当议会评议其政策、反对其做法时,他又于 1629年解散议会,并连续 11年实行无议会统治。 没有了议会的约束,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加深,在征税问题上,他用罚款方式,向个人单独地“劝捐”及强行征收长时期停征的“船税”;在宗教政策上,他进一步强化国教的统治地位,迫害清教徒,强行在苏格兰等地推行英格兰的宗教管理方法。 查理一世的政策进一步触犯了资产阶级、新贵族和社会下层民众的利益,也威胁到苏格兰等地方势力的利益,英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起来。 《 大抗议书 》 ( 1) 1638年,为了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保全苏格兰原有的教会管理方式,苏格兰民众发动起义,史称“ 主教战争 ”。 ( 2)为了筹集到足够的军费镇压起义,查理一世不得不恢复议会,在议会反对派拒绝其要求后,他再次解散议会,因此次议会存在时间很短,故称为“ 短期议会 ”。 议会的召开 ( 3) 1640年,苏格兰起义者攻入到英格兰境内,并向国王要求每日赔偿军费 850镑,迫于形势,查理一世再次召开国会,因此次议会存在了 13年,故称为“ 长期议会 ”。 《 大抗议书 》 不仅通过列举国王在宗教、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暴行,谴责封建统治,而且明确提出政府对议会负责,工商业自由等政治和经济要求,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建立资。人教版历史选修2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1
相关推荐
和监禁,等等; 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 决定权; 要求国王只能从 “ 议会有根据相信 ” 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 要求工商业自由 …… 一、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的背景 二、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征税问题 三、矛盾斗争表现 初步斗争: 《 权利请愿书 》 进一步斗争:提交 《 大抗议书 》 1641 结果 : 矛盾激化,引发战争 内容: 列举国王的暴政,提出限制王权和进行改革的要求 一
理一世: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矛盾激化的背景 二、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征税问题 三、矛盾斗争表现 初步斗争:呈递 《 权利请愿书 》 时间: 目的: 内容: 结果: 意义 : 1628 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 财产和人身安全、议会决定税收 违心同意、解散议会 表明矛盾进一步尖锐 ,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专制王权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一、矛盾激化的背景 二、矛盾激化的导火线:征税问题
,共同进退。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 内阁的提案得到议会的支持的可能性大不大 ?为什么。 这样有什么好处。 大。 原因: 内阁首相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一般是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数通过。 好处: 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减低内阁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英国首相 —— 布莱尔
( 120条)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的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些权利是违反法律的。 ( 197条)上下两院恭请国王陛下录用国会所信任的枢密大臣、大使及其他大臣,在国内外主管国王陛下的事务,否则我们既不能给陛下提供维持生活的费用,又不能对海外的新教徒按其要求,提供援助。 —— 《
认识 21 农奴制危机 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落后 变革呼声越来越高 新思潮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 22 问题探究三 新思潮的涌动 : 青年军官受西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 :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 (1)“ 十二月党人起义”(
等“反动 学术权 威” 持续十年的 “ 文化大革命 ” 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 “ 工农兵学员 ”。 0121962年 1982年 1990年 2020年文盲人数全国第二、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文盲人数 文革期间,文盲人数没有减少,说明在此期间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1962年 1982年 1999年 2020年 重归正轨: 邓小平 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