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内容摘要:

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 “ 纳 粹 ” (NAZI)为 德语 “ 民族的 ” 和 “ 社会主义的 ” 两词缩写词的音译。 希特勒( 1889— 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 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 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自豪的铁十字奖章。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 1920年,该党改名为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1923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 《 我的奋斗 》。 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 次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 1939年,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 4月 30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希特勒演讲 群众听希特勒演讲 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 ,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情,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⒉ 过程 ⑴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⑵ 1933年,希特勒出任国家总理,掌握国家政权。 ——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⒊ 统治政策 政治:独裁统治 经济: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疯狂扩军备战, 1935年公开撕毁 《 凡尔赛 和约 》 ,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6年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任德国总理 (兴登堡任命仪式 )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新帝国必须 ……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 希特勒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 迫害犹太人 处决犹太人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1933年 “国会纵火案” 德国法西斯对内的恐怖独裁政策 ( 1)历史原因: ( 2)现实原因: •① 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 •② 日本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 ,有不满情绪 . •日本经济基础薄弱, 受危机打击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 ,要求建立独裁政权; ( 3)直接原因: 1. 原因 四、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 过程 (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 ( 2) 标志: 广田弘毅组阁( 1936年) ——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