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两伊战争1内容摘要:
… 不 …… 是马上感觉呼吸困难,像是窒息一样。 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己。 化学武器 二、概况 ( 1980— 1988年) 爆发: 1980年 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的三个阶段: 战争结束 : 1988年 8月,两伊宣布停战。 198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 ,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 三、两伊战争的特点 准备向伊朗发射火箭弹的伊拉克士兵 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 战争第四天,双方石油出口全部停顿,仅此一项就使伊拉克每天损失一亿美元,伊朗每天。人教版历史选修3两伊战争1
相关推荐
后马上回信表示: “ 你熟悉这些组织的工作。 你是将军我是小兵。 你只要发出命令,我就随后跟从。 ” 于是出现了著名的 《 罗素 ― 爱因斯坦宣言 》 : “ 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 平手段。 ”
却是伊朗反国王运动公认的精神领袖和政治领袖,而且在伊拉克什叶派中也很有影响。 1978年伊朗再次出现反国王运动高潮时,萨达姆与巴列维达成协议,以煽动伊拉克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霍梅尼被迫流亡巴黎。 从此,霍梅尼与萨达姆结 F深仇,他把“萨达姆 侯赛因及其异教徒的复兴党”列为他的第三大仇敌 (仅次于巴列维国王和“美国魔鬼” )。 • 第二,两伊战争也带有两国领导人明显的个性色彩:扩张
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 19 49年 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 ( 简称经互会 )。 同 年 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成立经互会: 成立华约:
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 “ 纳 粹 ” (NAZI)为 德语 “ 民族的 ” 和 “ 社会主义的 ” 两词缩写词的音译。 希特勒( 1889— 1945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 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 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
能力。 处于声望颠峰时期的希特勒 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就喊出了 “ 打倒凡尔赛和约 ” 的口号。 1933年 1月,希特勒以最大政党领袖身份出任德国总理。 从此,希特勒便开始推行他的复仇计划。 他发誓要 对 《 凡尔赛条约 》确定的欧洲政治新秩序作一个彻底的修订, “ 打垮西方强国的优越地位, 使德意志民族获得发展空间。 ” 希特勒 是如何实践其诺言的。 他给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什么 ?
• ①历史传统: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制的国家,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 • ②不利的国际地位: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要求摆脱或修改体系 • ③利用时机相同。 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 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 ④支持力量:都获得了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军队的支持。 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