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美苏争霸1内容摘要:
1980年、“卡特主义” 1981年、里根、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 全面收缩 1985年、戈 ——经济改革、调整外交 第三阶段 态势:美攻苏守 “第二次缓和”。 知识结构表格 基本态势 对 外 战 略 对 华 政 策 阶段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80 缓和 紧张美强苏弱 苏联希望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国孤立反对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苏攻美守 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苏联进一步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边境武装冲突 美攻苏守 美国对苏强硬政策 苏联全面收缩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美中关系时好时坏 苏联在欧洲“缓和”,在亚非扩张 美国“尼克松主义”在亚太战略收缩 小结 1 、美苏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2 、美苏对华政策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 美苏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的消长 美苏的对外战略和国家利益 1. 20世纪 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美国霸主地位的动。人教版历史选修3美苏争霸1
相关推荐
对维和行动的评价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缓和紧张局势,是一种等待问题解决的临时手段 分析: 《 世界人权宣言 》 内容: 见书 影响: 材料一: 人权的含义:指普遍的人类权利,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人权的基本内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 (集体人权): 指本民族自主选择社会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 根据材料 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 经济发达 军力较强 战略地位重要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绥靖政策的顶峰 祭坛上的牺牲品 德国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该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1938年 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慕 尼 黑 阴
越南共和国都把它看作对方的蓄意攻击,并做出了强硬反应。 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反政府武装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对多处美国军事基地发动了恐怖袭击。 美国国会于 1964年 8月 7日通过北部湾决议案,授权总统以他的判断动用包含武装力量在内的一切行为来应付此事件。 这事实上给予了美国总统林登 •约翰逊在不经宣战的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而他个人虽然一开始并不愿意派兵参战
14 国际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 15 日内瓦万国宫 ( 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 ) 16 ( 1)、 国际联盟的作用 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一、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 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 17 问题探究 : 国联成立后,主要面临哪两大任务。 对国际联盟的作用,如何评价。 在国联成立初期,在制止侵略、维护和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两大任务: ① 维护世界和平
西斯同盟。 ① 是 苏德战争中 最激烈的战役 ,极大地 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 ② 大量歼灭 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 促使 法西斯集团内部 发生 瓦解 ③ 鼓舞 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 巩固并发展 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④因此 不仅 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而且 是二战的转折点。 苏联 :① 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② 有盟国的支持。
后面就是莫斯科 !—— 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苏联一名政治指导员说的。 敌人只能踏着我们的尸体前进 ,而苏军是杀不完的。 —— 担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军区司令崔可夫说。 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吧 !—— 1941年11月7日,纳粹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部队从阅兵现场直接开赴战场。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几乎被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