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内容摘要:

对维和行动的评价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缓和紧张局势,是一种等待问题解决的临时手段 分析: 《 世界人权宣言 》 内容: 见书 影响: 材料一: 人权的含义:指普遍的人类权利,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人权的基本内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 (集体人权): 指本民族自主选择社会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二战后民族自决权直接导致殖民体系的崩溃 材料二: 从 1999年 3月 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和幌子,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进行了持续 78天的狂轰烂炸。 (即科索沃战争) 由于实力悬殊,南联盟最后不得不做出全面让步,接受和平协议,从而彻底失去对科索沃的控制权。 材料三: 美国曾先后 14次指责中国侵犯人权,认为中国一党专政就是侵犯人权,并以此为理由干涉中国内政。 材料四: 在人类追寻一个统一的人权标准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够回避一个无奈的现实。 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有的国家能花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去呵护宠物和家畜,但有的国家却为给儿童提供最低限度的食物,医药和教育而挣扎。 不仅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天壤之别,在文化传统方面也往往是南辕北辙。 这些客观的事实严重的阻碍了人类关于人权在现实层面的共识,而且历史经验表明,强制移栽的人权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材料五: 在全球化时代,怎样通过建设性的对话来沟通和扩大人权方面的国际共识已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主要议题之一。 不仅在西方文明的框架内思考人权,而且在与西方文明并驾齐驱的其它文明框架内省察人权,已形成一种“文明相容的人权观”,是缓和并逐步化解矛盾冲突的一条必由之路。 积极:①作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次人权共同宣言,被广泛认为是国际人权事业的总章程,标志着全人类的人权事业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②有利于推动各国尊重和维护基本的人权 消极: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乃至发动战争,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分析: 《 世界人权宣言 》 内容: 见书 影响: 随堂练习 3.“人权高于主权”是霸权主义理论的依据。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人权高于主权”是霸权主义的核心和目的 B 主权观念不适应世界一体化进程 C “人权”只是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侵犯别国主权的借口 D 没有主权,人权就无法保障 C 思维拓展 :追溯联合国的风雨历程 材料一 : 1950年 ,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 “ 联合国军 ” 入侵朝鲜。 随着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加剧,在 “ 冷战 ” 期间联合国内基本上是北约和华约集团相对峙的格局。 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 “ 你赞成,我必反对 ”的对抗游戏,在安理会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结合课本及材料分析 40年代中 → 60年代初 联合国特点及原因 ? 特点 : 为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也为美苏所利用 ,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工具和美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