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3维护和平的尝试3内容摘要:
14 国际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 15 日内瓦万国宫 ( 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 ) 16 ( 1)、 国际联盟的作用 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一、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 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 17 问题探究 : 国联成立后,主要面临哪两大任务。 对国际联盟的作用,如何评价。 在国联成立初期,在制止侵略、维护和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两大任务: ① 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 ② 处理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 评价: ① 国联倡导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民主化趋势,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② 国联初期,在制止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所作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8 如国联在制止希腊和保加利亚冲突升级,平息冲突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但成效不大,它没有阻止或延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问题探究 : 国联成立后,主要面临哪两大任务。 对国际联盟的作用,如何评价。 在国联成立初期,在制止侵略、维护和平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19 ③ 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霸权的工具。 面对法西斯势力的扩张,纵容法西斯的侵略,严重地损害了国联的威信。 ④ 国联 自身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 出来,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如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等。 问题探究 : 国联实质上是一个什么机构。 它真的能够制止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吗。 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又留下了哪些不太光彩的记录。 试举例说明。 20 ( 1)、 国际联盟的作用 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 2)、 国际联盟的解散 一、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国际联盟盟约的内容 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 21 问题探究 : 国际联盟是何时正式宣布解散的。 它是怎样退出历史舞台的。 时间: 1946年,国联正式宣布解散。 过程: ① 由于未能制止法西斯的侵略,国联的威望急剧下降。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联行政院决定。人教版历史选修3维护和平的尝试3
相关推荐
1980年、“卡特主义” 1981年、里根、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 全面收缩 1985年、戈 ——经济改革、调整外交 第三阶段 态势:美攻苏守 “第二次缓和”。 知识结构表格 基本态势 对 外 战 略 对 华 政 策 阶段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80 缓和 紧张美强苏弱 苏联希望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国孤立反对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 苏攻美守
对维和行动的评价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只能缓和紧张局势,是一种等待问题解决的临时手段 分析: 《 世界人权宣言 》 内容: 见书 影响: 材料一: 人权的含义:指普遍的人类权利,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人权的基本内容: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 (集体人权): 指本民族自主选择社会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这些工事正好设置在苏台德区。 根据材料 3,概括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原因。 经济发达 军力较强 战略地位重要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绥靖政策的顶峰 祭坛上的牺牲品 德国 莱茵区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该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1938年 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慕 尼 黑 阴
西斯同盟。 ① 是 苏德战争中 最激烈的战役 ,极大地 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德军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 ② 大量歼灭 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 促使 法西斯集团内部 发生 瓦解 ③ 鼓舞 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 巩固并发展 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④因此 不仅 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而且 是二战的转折点。 苏联 :① 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② 有盟国的支持。
后面就是莫斯科 !—— 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苏联一名政治指导员说的。 敌人只能踏着我们的尸体前进 ,而苏军是杀不完的。 —— 担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军区司令崔可夫说。 让伟大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吧 !—— 1941年11月7日,纳粹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斯大林在红场举行阅兵式,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部队从阅兵现场直接开赴战场。 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几乎被夷为平地
盟国德国、意大利等向英美宣战,二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 面对这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反法西斯力量逐步从分散走向联合。 1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 ( 1941年 6月 22日) ( 1941年 12月 7日) 16 •问: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17 战术:完美 战略:未与德国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