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总设计师邓小平1内容摘要:
会主义道路时期 1) ,在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 1961年初,与周、陈一起制定了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所犯的“左”倾错误,对出现的包产、分田到户的现象给予了肯定;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十年文革时期 1)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2) 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并未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索; 3) ,经毛和周提议,中央决定正式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4) 1975年,周恩来病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5) ,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十年文革时期 6) 1976年 4月 5日,“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诬指为该事件的总后台,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一落: 1933年 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一起: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二落: “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1969年被下放 二起: 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落: 三起: 全面整顿文革错误,“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 我一生中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前几年外国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度过那个时候,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乐观主义。 1973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把我从江西“牛棚”接回来,开始时我代替周总理管一部分国务院的工作, 1975年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 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触怒了“四人帮”。 他们又一次把我轰下台。 —— 邓小平 邓小平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旗帜鲜明地反对 “ 两个凡是 ” ,提出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总设计师邓小平1
相关推荐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脉相承 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B回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 1)主张: 2)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关系;恢复()关系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 解析 】 从下面看,改革开放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生产力,它是一场社会经济领域的革命。 (高考题)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 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
提出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 与新三民主义关系: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执行新三民主义的方法、方式、途径、手段。 组建黄埔军校( 1924): 建立新型革命武装 1924 年 1 月 24 日, “陆军军官学校 ”在广东黄埔成立。 这所军校在培养人才时,将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作用。 为国民大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其中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后来国共两党的杰出将领。
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 1911年之后 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一、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李四光 二、科学贡献:第四纪冰川与地质力学 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创立新理论 ‚ 地质力学 ‛ ,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一、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李四光 二、科学贡献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成 ,其中包含 A、 B、 C 三个概念。 [知识链接] -三段论 • 大前提是所有动物都会死, • 小前提是所有人都是动物, • 结论是所有人都会死。 • 大前提是凡人都会死, • 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 • 结论是苏格拉底会死。 202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 大前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
圣赫勒拿岛。 7) 1821年 病逝 三 .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成立 ( 1804年 12月,性质) (对内) ① 用人上 ②宗教上 ③政治上 ④经济上 ⑤军事上 ⑥法律上 民法典 ( 《 拿破仑法典 》 ) 拿破仑晚年说过:“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 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 • 第 5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