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1内容摘要:

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 1911年之后 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一、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李四光 二、科学贡献:第四纪冰川与地质力学 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创立新理论 ‚ 地质力学 ‛ ,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一、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李四光 二、科学贡献:第四纪冰川与地质力学 三、甩掉贫油帽子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冲破阻挠辗转回国,受命组建地质机构 新中国成立地质部,欣然担任首任部长 根据研究接受重托,中国东部普查石油 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中国 ‚ 贫油国 ‛ 论 地质力学得到证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1905年,年仅 16岁的李四光在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勉励他: ‚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 1911年时的李四光 • 英国留学伯明翰大学期间 第四纪冰川遗迹 考察第四纪冰川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 古生物学 筒 蜓 (音同‚亭‛) • 日本错失大庆油田,中国才免于亡国 • 铀矿是稀有放射性矿床,往往产生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由于构造动力的作用,深部的东西会运移到上面 • ——李四光 毛泽东与李四光、钱学森一起 李四光与朱德在北戴河看地形 • 只要再给我半年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 1971年因病逝世。 汶川地震 • 唐山地震 • 1976年 7月 28日 3时 42分 54秒 , , 242419人丧生 (包括天津等受灾区 ),100多万人受伤 ,15886户家庭解体 总结李四光科研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地质力学的运用: (1)勘探石油资源: ① 成果:发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大油田 ②意义: a/推翻西方国家的中国 ‚ 贫油 ‛ 论 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2)寻找铀矿资源: (3)预测地震: 古生物学的运用: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为发展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 有利于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 冰川学的运用: 通过对蜓的种属研究,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① 学术地位: ② 人格魅力: ③ 科学史上 影响: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 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勇于挑战权威,一 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 的榜样 ,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 的位置 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周恩来 • 毛泽东会见李四光、钱学森 • 李四光乃英学界之科学家,不特学问大家佩服,即学问以外的事情,也是留英的精粹。 他所学的科学,真能脱离了机械的心境,而入于艺术的心境。 李君生平,不仅学者,更是义侠之人。 此间留学界很多称道。 李君不甚愿应北大之聘,我看先生还是竭力聘去好,定于北大有多少益处。 • ——傅斯年写给蔡元培信( 《 李四光)传 》 萌 芽: 1926年,发表 《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 (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 正式提出: 1945年, 《 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 (正式提出 ‚ 地质力学 ‛ 名词) 载入史册: 1948年, 《 新华夏海的起源 》 的报告 (地质力学正式载入史册) 系统总结: 60年代初, 《 地质力学概论 》 (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 • 李四光是怎么为中国的地质力学奠基的。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 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 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 . • 几年前,从长江下游所观察到的许多现象,迫使我提出在该地区某些地段有更新世冰川的结论。 我的论据从根本上不同于那些所谓‚正教派‛的观点,他们是‚科学的怀疑派‛,拘守旧念,这种观点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