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1内容摘要:

,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 1)帝制的终结 1912 年 2 月, 宣统帝正是下诏退位 ,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 2) 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 ( 3) 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4)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六六 、 “青史凭谁判是非 ”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 1.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考:如何 认识辛亥革命中的反帝性质。 《辛丑条约》签订使得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反封建 就意味着反帝。 2. 功绩: ① 政治: 推翻了 …… 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沉重打击了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 提高 意识 ;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 的主人 ② 思想:思想 ③ 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社会生活习俗: 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 ⑤ 结论: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第一次巨变 )。 3. 局限性: 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请你简单分析 辛亥革命 失败的原因。 ( 1)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 ( 2)主观: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②脱离人民群众。 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纲领,人民群众热情丧失;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 ③同盟会软弱无力。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没有胜任它的历史使命,它 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内部四分五裂。 ④没有自己的武装。 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