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4内容摘要: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资本雄厚。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 7000万两。 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 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扬州徽商捐大米 6万石, 200万两银子。 —— 摘自百度百科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 刘驾《贾客词》 想一想,这一首诗反映了什么。 古代商人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商人:从先秦大商到明清商帮 二、城市:从规范之美到自由之风 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 “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朝 代 “ 市 ” 的发展情况 秦 代 汉 代 南北朝 唐 代 宋 代 明 清 朝 代 “ 市 ” 的发展情况 秦 代 明码标价 汉 代 南北朝 唐 代 宋 代 明 清 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4
相关推荐
商感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 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 为什么。 【 解析 】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反映了商业贸易繁荣;夜市繁华,娱乐兴旺。 材料二张籍通过写山村老农的遭遇反映了唐朝赋税沉重,贫富分化加剧
伦 C.印度 D.中国 A D 6.到了宋代 ,棉纺织业的新兴地区是 A.黄河流域 B.新疆 C.中原地区 D.闽粤地区 7.唐宋以来著名的瓷窑位于黄河流域的是①定窑②钧窑③龙泉窑④景德镇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生产技术 ,西汉时期的人们还没有掌握①冶铁技术②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③丝纺织技术④粉彩瓷器工艺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外,备受珍视。 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物的交流,给世界人民带去了美的情趣,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富有东方民族色彩。 (2)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6.古代手工业经济有何特点。 提示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部门逐渐增多,技术水平不断进步。 (3)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日益细密。
分析上述材料,“市”的种类有什么发展变化。 材料一 :(汉) 当市楼有 令署 ,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 三辅都尉掌之。 — 《 三辅黄图 》 卷二 《 长安九市 》 材料二:(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 鼓已来, 不得禁止。 ” —— 《 宋会要辑稿 食货六七 》 分析上述材料,政府对“市”的控制有什么发展变化。 从经营空间看, 从市的种类看, 从政府对市的控制看 ,
六朝时期 ②政府对 “ 草市 ” 未实行行政管理 ③ “ 草市 ” 在唐代逐渐演变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 “ 草市 ” 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练习巩固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 “ 市 ” 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A.汉代 B.六朝 C.唐代
种广泛。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小本经营、由小到大。 资本雄厚。 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拥有资本四千万两银子,而当时清朝的国库存银仅 7000万两。 信守的经营理念是“讲道义、重诚信”“诚信为本、以义取利”,在市场上取得良好信誉。 获利致富后回报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 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扬州徽商捐大米 6万石, 200万两银子。 —— 摘自百度百科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