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5内容摘要:

商感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 (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 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政府依旧实行什么经济政策。 为什么。 【 解析 】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反映了商业贸易繁荣;夜市繁华,娱乐兴旺。 材料二张籍通过写山村老农的遭遇反映了唐朝赋税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纷纷逃往山林,垦山为田。 由材料三提取信息,“ 草市 ” “ 盗贼 ” 可以看出唐朝商业活跃,但是商人经常遭盗贼抢劫。 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根本原因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答案: (1)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不受时限的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 (2)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陷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 (3)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政策:重农抑商。 原因: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4分,共 32分) 1.(2020 西安高一检测 )《 汉书 》 载:“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这说明 ( ) 【 解析 】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材料中 “ 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 可说明从事商业是以贫求富的最好手段。 2.“ 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 ,田地荒芜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唐诗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去从事商业活动,反映商业的发展情况。 C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3.(2020 温州高一检测 )202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电子形式展出了 《 清明上河图 》。 其原作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内外社会生活和习俗,“折射出了时代 的风采”。 “时代的风采”最可能是指 (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北宋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从整体而言,当时仍然是自然经济为主, B项表述错误。 4.(2020 济宁高一检测 )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 说的是徽人十二三岁就要到城中当学徒,十七岁就要出去闯天下。 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 ( ) 【 解析 】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十二三岁到城中当学徒,十七岁就要出去闯天下可知明代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情况。 B、 C、 D材料中没有体现。 5.(2020 佛山高一检测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 (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 )。 ”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意思二五八是当地赶集的日子可知是草市。 因为草市就是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他不可能从事下列哪种活动 ( )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 解析 】 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分析能力。 唐代长安设有专门的 “ 市 ” 作为贸易场所,政府设专门机构监督管理,“ 市 ” 、 “ 坊 ” 分开。 当时草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因此 C项不可能出现。 7.(2020 长沙模拟 )丝织重镇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