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醛之二内容摘要:
净试管,加入 2 mL 2%的 AgNO3溶液,再逐滴滴入 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① 配制银氨溶液: 在配好的上述银氨溶液中滴入3滴乙醛溶液,充分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静置。 ②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 AgNO3 + NH3H 2O=AgOH↓+NH4NO3 AgOH+2NH3H 2O=Ag(NH3)2 OH+2H2O 氢氧化二氨合银-银氨溶液 二、乙醛 乙醛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水浴△ CH3COONH4 + 3NH3 + 2Ag↓+ H2O ③ 银镜反应 实验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应洁净 (2)须用新制的银氨溶液; (3)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4)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5)做完实验的试管用稀硝酸洗涤 (6)关系式: CHO—— 2Ag (检验醛基、制镜或保温瓶胆等) 课堂检测 实验 36 在 2 mL10% NaOH溶液中滴入 2% CuSO4溶液 4~ 8滴 (NaOH必须过量 ),振荡。 ① 配制 Cu(OH)2悬浊液: 在配好的上述 Cu(OH)2悬浊液中滴入 mL乙醛溶液,充分振荡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② 乙醛的氧化:Cu2++2OH- = Cu(OH)2↓ 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2H2O △ 二、乙醛 二、乙醛 乙醛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④ 与新制的 Cu(OH)2的反应 CH3CHO + 2Cu(OH)2 CH3COOH + Cu2O↓+ 2H。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醛之二
相关推荐
c、 d、 e五种无色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a和 b相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 ② c和 d相混合 产生白烟 ③ c、 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均褪色 ④ b、 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均产生淡黄色的浑浊 a、 b、 c、 d、 e可能依次为 ( ) 、 NO、 HCl、 NH CO2 、 NO、 NH HCl、 SO2 、 O NH HCl、 SO2 、 Cl NH H2S、
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观察与思考 演示 溴水中溴的 萃取 实验 实验 :p17页 分液 :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 ▲ 操作注意: • 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 分液 ; • 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 下层溶液下口出 ,上层溶液上口出 分液: 层析 :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把它们溶解在某溶剂 中 ,以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 ——
▲ 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 萃取剂与原溶剂不混溶、不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 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观察与思考 演示 溴水中溴的 萃取 实验 实验 :p17页 分液 :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 ▲ 操作注意: • 充分振荡,适当放气,充分静止,然后 分液 ; • 分液时保持漏斗内与大气压一致; 下层溶液下口出 ,上层溶液上口出 分液: 层析 :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
2=CH2 +H2O H H H OH 注意: 浓硫酸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温度要迅速升至 170℃ 实验室制备乙烯 原理: 发生: 净化: 收集: 液液加热 氢氧化钠除去CO SO2 排水法 制乙烯实验装置 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不能过高或高低。 酒精与浓硫酸混合液如何配置 放入几片碎瓷片作用是什么。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温度计的位置。 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
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故不影响蛋白质的性质 ● 应用: 利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浓无机盐 水 性质 3:盐析 ● 实验: 鸡蛋白溶液 加 热 蛋白质凝结 加水 不再溶解 鸡蛋白溶液 蛋白质凝结 加水 不再溶解 ● 结论: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甲醛、酒精、紫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失去原有的可溶性而凝结,同时丧失了生理活性。 这种 过程是不可逆的。 ● 应用: 消毒原理 乙酸铅 性质
NH2 H+ OH- H+ OH- R–CH–COOH + NH3 R–CH–COO- NH2 负离子 正离子 (强碱中 ) (强酸中 ) R 成肽反应: + H2O + 氨基酸分子之间脱水缩合 形成肽键的化合物的反应 肽键 多种氨基酸分子按不同的排列顺序以肽键 相互结合,可以形成千百万种具有不同的 理化性质和生理活性的多肽链。 相对分子 量在 10 000以上的,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 的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