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内容摘要:
步骤 ( 1)各种菜洗净并切成 3~ 4cm长的小块。 ( 2)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 3)将各种蔬菜、盐水、糖及调味品放入坛,混合均匀。 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 1分钟后入坛,再加上一些白酒。 ( 4)将坛口用水封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 5)泡菜发酵 • ① 准备白菜、萝卜、葱、辣椒、蒜等材料。 • ② 切好萝卜、葱、蒜泥、辣椒末等,准备往白菜芯里放。 • ③ 白菜切成两半后,放在盐里 (水盐比4:1 )一夜,第二天,用流动的水清洗,再甩干水分。 • ⑤ 用外层的白菜叶子包好里面的,放上一周。 • ④ 往盐腌过的白菜里添加第 2项的材料,要均匀涂抹。 •⑥ 切开发酵的泡菜,放在盘子里。 原料加工 修整、洗涤、晾晒、 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加调味料装坛 加盐 盐水冷却 泡菜盐水 发酵 成品 测亚硝酸盐含量 制作泡菜 实验操作过程 如果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的 泡菜汁 更好,这相当于接种已经扩增的发酵菌,可减少腌制时间。 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 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思考: 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 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 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 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 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这一反应物再与 N1-萘基乙二胺偶联 ,结合生紫色产物。 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和比色的原理。 ( 2)重氮反应形成的产物与 N— 1— 萘基乙二胺结合形成紫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也可使用比色仪 ) ( 1)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 偶联 ( 2) 配制标准液 用移液管吸取 、 、 、 、 ,分别置于 50ml比色管中,再取 1支比色管作为空白对照。 并分别加入 ,混匀,静置3~ 5分钟后, 再分别加入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加蒸馏水至 50ml,混匀,观察亚硝酸钠溶液颜色的 梯度变化。 提取剂: 分别称取 50克 氯化镉 、 氯化钡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相关推荐
)体积,再加 40%体积的( )( 溶解细胞膜 ) ,置于( )上充分搅拌10分钟(加速细胞破裂) , 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搅拌好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内,以 2020r/min的速度离心 10 min ,试管中的溶液分为 4层 : 原血液 甲苯 磁力搅拌器 蒸馏水 第 1层(最上层): ( )甲苯层 第 2层(中上层): ( ) 的沉淀层, ( )色薄层固体 第
空间结构 B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功能 C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 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 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B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
质,又应该选择哪种方法。 固定化细胞技术 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 固定化细胞技术 固定化酶技术 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需要 ~ 1 h,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 三.实验操作
骤怎样。 结合(必修1)中实验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分析如果提取到的胡萝卜素不纯将出现怎样结果。 纸层析法。 操作步骤:量作基线 对照点样 干燥层析 对比观察。 如果提取到的胡萝卜素含杂质,则层析后在滤纸上出现多个不同高度的色素点样。 练习 方法 名称 优点 局限性 水蒸气
、长期保存:甘油冷冻管藏法 课题 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一、课题背景 尿素的利用 尿素 是一种重要的 农业氮肥。 尿素 不能直接被农作物 吸收。 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 分解成氨 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 细菌利用尿素的原因 土壤中的细菌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 能合成脲酶 CO(NH2) 脲酶 + CO2 NH3 + H2O 课题目的 ① 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②
松动会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 答:花瓣松动后,微生物就可能侵入到花药,给材料的消毒带来困难。 实验操作 • (一)材料的选取 • 染色镜检 • (二)材料的消毒 • 酒精、氯化汞、次氯酸钙 • (三)接种和培养 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材料的选取 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最常用的方法有 醋酸洋红法。 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