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32原子核的结构2内容摘要:
时,原子的电势能 原子具有的总能量 • 例 一群处于 n=5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向 n=2的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 n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光子的最大和最小的频率各为多少。 (已知 )E = 1 3 .6 e V1分析: 原子辐射光子的能级跃迁情况如图所示。 原子由第 5能级向第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也最大。 原子由第 5能级向第 4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也最小。 解答: 一群处于 n=5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向 n=2的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 6种频率的光子。 从 n=5直接跃迁到 n=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大, 从 n=5跃迁到 n=4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小, 【 反馈练习 】 在用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瑟福观察到的 α粒子的运动情况是 A、全部 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 B、绝大多数 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回 C、少数 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 D、全部 α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 答案: B 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提出来的 A、光电效应实验 B、氢原子光谱实验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天然放射现象 答案: C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答案: C 当 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 答案: BC 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做的假设有 A、 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 , 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 , 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B、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 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 , 辐射 ( 或吸收 )一定频率的光子 D、 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频率 答案: ABC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 , 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A、 辐射光子 , 获得能量 B、 吸收光子 , 获得能量 C、 吸收光子 , 放出能量 D、 辐射光子 , 放出能量 答案: D 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 , 比较氢原子所处的量子数 n=1及 n=2的两个状态 , 若用 E表示氢原子的能量 , r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 , 则 A、 E2E r2r1; B、 E2E1, r2r1; C、 E2E1, r2r1。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32原子核的结构2
相关推荐
之间的关系: α粒子是氦原子核,所以有很强的夺取其他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力,但以损失动能为代价换得原子电离,所以电离能力最强的 α粒子,贯穿本领最弱;而 γ光子不带电,只有激发核外电子跃迁时才会将原子电离,所以电离能力最弱而贯穿本领最强。 放射性的特点、本质及其意义 • 特点:与元素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 • 本质:是原子核的性质,而不是原子的性质 • 意义: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变化的
(同时放出一个中子)时,释放 ,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在 3MeV以上,比裂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大 3~ 4倍.这时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nHeHH 10423121 HHHH 11312121 + 因此只要有了氘核和适当的装置,运用三个氘核便可以得到大约 :
斯坦的质能方程,讲清物理意义 .最后应用 ΔE=Δmc 2计算出 . ( 3)关于核能的教学 核能实际上讲的就是结合能的内容,不过避开了学生较难理解的术语和核子平均结合能的概念,着重从核的质量亏损和质能联系方程来讨论能量的变化问题 .教学中应该使学生了解: ① 一定的质量 m总是跟一定的能量 mc2对应的 .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总质量减少了,相应地总能量也要减少 .根
央研究院院士;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5年,当选为第一位美国物理学会女会长。 197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78年,获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沃尔夫奖。 1986年,美国自由女神像建立一百周年庆典时,获艾丽斯岛荣誉奖。 1986年, 杨振宁、李政道 、 丁肇中 和 李远哲 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发起在台北创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 吴健雄的
射线的存在。 提出问题,指明学生阅读教材的前三自然段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此三个问题的回答,对天然放射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认识 放射 线 提问: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到底是什么。 它具有哪些性质。 怎样研究放射线的性质。 我们如何确定射线是否带电,带什么电。 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分别给予相应的点评。 用电脑模拟:使用电场和磁场两种方法区分射线的方法。
引起其他变化。 问题 2: 能够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 (没有冷凝器 )。 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说明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表示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过程的不可逆性(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问题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用表述: 第一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