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31放射性的发现1内容摘要:
射线的存在。 提出问题,指明学生阅读教材的前三自然段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对此三个问题的回答,对天然放射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认识 放射 线 提问: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到底是什么。 它具有哪些性质。 怎样研究放射线的性质。 我们如何确定射线是否带电,带什么电。 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分别给予相应的点评。 用电脑模拟:使用电场和磁场两种方法区分射线的方法。 阅读教材,总结三种射线的性质,填写表格(表格如下) 激发学 生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 播放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给出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积极思考 学生间相互讨论,提出研究的方法 交流 观察、思考、分析 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调动学生思维,充分思考,积极交流,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三种射线的性,加深印象。 放射 性元 素的 衰变 (一)阅读教材,思考: 什么是原子核的衰变。 如何书写核的符号。 原子核的衰变遵守哪些规律。 原子核的衰变过程,可用核衰变方 程来表示。 (二)练。新课标人教版1-2选修一31放射性的发现1
相关推荐
央研究院院士;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5年,当选为第一位美国物理学会女会长。 197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78年,获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沃尔夫奖。 1986年,美国自由女神像建立一百周年庆典时,获艾丽斯岛荣誉奖。 1986年, 杨振宁、李政道 、 丁肇中 和 李远哲 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发起在台北创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 吴健雄的
时,原子的电势能 原子具有的总能量 • 例 一群处于 n=5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当它们向 n=2的能级跃迁时,可能辐射 n种频率的光子,其中光子的最大和最小的频率各为多少。 (已知 )E = 1 3 .6 e V1分析: 原子辐射光子的能级跃迁情况如图所示。 原子由第 5能级向第 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也最大。 原子由第 5能级向第 4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也最小。
之间的关系: α粒子是氦原子核,所以有很强的夺取其他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力,但以损失动能为代价换得原子电离,所以电离能力最强的 α粒子,贯穿本领最弱;而 γ光子不带电,只有激发核外电子跃迁时才会将原子电离,所以电离能力最弱而贯穿本领最强。 放射性的特点、本质及其意义 • 特点:与元素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 • 本质:是原子核的性质,而不是原子的性质 • 意义:表明原子核是可以变化的
引起其他变化。 问题 2: 能够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 (没有冷凝器 )。 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制成说明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表示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过程的不可逆性(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问题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用表述: 第一种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计算。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 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表述)。 ③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中进行的 涉及热现象 的 宏观过程 都具有 方向性。
能把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有一部分热量散发到冷凝器中。 ( 3)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 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反之不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