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溶液中的离子反应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酚酞由红色到无色 强碱滴定强酸:甲基橙由红色到橙色 酚酞由无色到粉红色 ( 5)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1)标准液配制引起的误差 ①称取 ,物码倒置。 ②配制标准液时 ,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 ③ 配制标准液时 ,定容俯视。 ④配制标准液时 ,定容仰视。 ⑤配制标准 NaOH滴定盐酸时 ,NaOH中如混有碳酸钠。 ⑥配制标准 NaOH滴定盐酸时 ,NaOH中如混有碳酸氢钠。 ⑦配制标准 NaOH滴定盐酸时 ,NaOH中如混有 KOH。 ⑧滴定管水洗后 ,未用标准液洗涤。 (偏高 ) (偏高 ) (偏低 ) (偏高 ) (偏高 ) (偏高 ) (偏高 ) (偏高 ) (2)标准液操作引起的误差 ①滴定前读数仰视 ,滴定后读数俯视。 ②滴定结束 ,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滴未滴下。 ③滴定前有气泡未赶出 ,后来消失。 (3)待测液操作引起的误差 ①锥形瓶水洗后 ,用待测液润洗过再装待测液。 ②锥形瓶有少量水 ,直接放入待测液。 ③摇动锥形瓶时 ,溅出部分溶液。 注意: (1)中和反应严格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 ,即当酸提供的 H+的物质的量与碱提供的 OH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恰好中和。 (2)中和反应恰好进行得到的溶液 ,不一定显中性 ,有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偏高 ) (偏高 ) (偏高 ) (偏高 ) (无影响 ) (偏低 ) 中和滴定的关键 : 1)准确测定体积 2)准确判断反应终点 仪器 : 锥形瓶 烧杯 铁架台 滴定管 滴定管夹 关键步骤 : ⑪ 检漏 :转动活塞 ,观察是否漏水 ⑫ 洗涤 :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 ⑬润洗 :用待装液润洗 23次 . ⑭ 装液 :至“ 0” 刻度以上 23mL ⑯ 调“ 0”: 先排气泡 .后调液面至“ 0” 或“ 0” 以下 . ⑰ 记读数 :v0 ⑱ 取液: ⑲滴定 :左手、右手、眼睛 ⑳ 记读数 v1,计算体积 :v=v1v0 ⑴ 重复滴定 2- 3次 ⑵ 计算:取其中合理数据求平均值,再计算。 ⑮ 固定 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某 NaOH溶液的浓度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 2~ 3次 ,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 NaOH溶液润洗 2~ 3次 C 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 (g/100 mL)。 Ⅰ. 实验步骤 : (1)量取 mL食用白醋 ,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 100 mL (填仪器名称 )中定容 ,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 mL于锥形瓶中 ,向其中滴加 2滴 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 000 mol/L 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 的初始读数。 如果液面位置如右图所示 ,则此时的读 数为 mL。 (4)滴定。 当 时 , 停止滴定 ,并记录 NaOH溶液的终读数。 重复滴定 3次。 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 ,并在半分钟内不 褪色 酚酞 容量瓶 Ⅱ. 实验记录 Ⅲ. 数据处理与讨论 : (1)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 NaOH溶液的体积V=(+++)/4 mL= mL。 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 :。 按正确数据处理 ,可得市售白醋总酸量 = g/100 mL(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 1 2 3 4 V(样品 ) V(NaOH)(消耗 )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mL) 第一组数据与后 3组相差较大 ,属异常值 ,应舍去 500(2)乙同学仔细研究了该品牌白醋的标签 ,发现其中还含有苯甲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 ,他想用资料法验证醋酸与苯甲酸钠不会发生离子互换反应 ,需查找在一定温度下的醋酸与苯甲酸的 (填 写序号 ) (3)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 ,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填写序号) : NaOH溶液润洗 ,滴定后气泡消失 ,再加少量水 ,有少量液体溅出 C a、 b 已知某二元酸 (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 H2A H++HA, HA H++A2。 (1)Na2A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 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已知 mol/L NaHA溶液的 pH=2,则 mol/L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 mol/L(填“ ” 、“ ” 或“ =”), 理由是。 (Ⅱ) 25℃ 时 ,A酸溶液的 pH=a,B碱溶液的 pH=b。 (1)若 A为强酸 ,B为强碱 ,且 a+b=14,若两者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的 pH= ,此时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阴离子浓度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碱性 A2++H2O HA+OH H2A完全电离出的 mol/L H+对其第二 步电离平衡产生抑制 7 酸为二元强酸 ,碱为一元强碱(2)若 A的化学式为 HR,B的化学式为 MOH,且 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 ,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 ,该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 混合后的溶液中 ,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苏教版化学选修4溶液中的离子反应ppt复习课件
相关推荐
1. 温度 : 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 浓度 : 加水稀释该盐 , 可 以 促 进 水 解 ( 越稀越水解 , 但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减弱 ) 3. 外加酸 、 碱 酸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碱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4. 外加水解的盐: 填表 :CH3COONa溶液中存在以下水解平衡:CH3COONa+H2O CH3COOH+NaOH,改变下列条件 ,填写变化情况 :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
3 .强酸、强碱溶液的稀释 ( 1) 对于强酸溶液, c (H+) 每稀释 10n倍, pH 增大 n 个单位( 增大后无限接近 于 7)。 ( 2) 对于强碱溶液, c ( OH-) 每稀释 10n倍, pH 减小 n 个单位 ( 减小后无限接近于 7)。 • (2020年全国 Ⅱ 理综 )常温下取浓度相同的 NaOH和 HCl溶液 , 以 3∶ 2体积比相混合 ,所得溶液的 pH等于 12,
因: 盐本身的性质。 (越弱越水解) ① 不同弱酸对应的盐 NaClO (aq) CH3COONa (aq) MgCl2 (aq) AlCl3 (aq) 对应的酸 HClO CH3COOH 碱 性 ② 不同弱碱对应的盐 对应的碱 酸 性 Mg(OH)2 Al(OH)3 16 内因: 盐本身的性质。 (越弱越水解) ③ 同一弱酸对应的盐 Na2CO3 (aq) NaHCO3 (aq) 对应的酸
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呢。 (等、动、定、变 ) PbI2(s) Pb2+(aq) + 2I- (aq)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 外因: ① 温度 ② 浓度 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在一定温度下, 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Mg(OH)2(s) Mg2+ (aq)+2OH- (aq),向该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
的电离度。 电离度 = 100% 已电离的分子数 分子总数 三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 影响电离度大小的因素 : ( 1) 内因 : 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 2)外因: : : [注意 ]讲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度时,应指出该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如不注明温度通常指 25℃。 电离程度 n(H+) C(H+) C(AC) C(HAC) 加水 加冰醋酸 加 醋酸钠 加 HCl 加 NaOH 锌粒
“ ‖” 表示盐桥。 在有气体参加的电池中还要表明气体的压力,溶液要表明浓度。 例如: ()Pt|H2(100KPa)|H+(‧L1)‖ Cr3+(‧L1), H+(102mol‧L1),Cr2O72(10mol‧L1)|Pt(+) 负极 :H2 2e 2H+ 正极 :Cr2O72 +14H+ +6e 2Cr3++7H2O 总反应 :Cr2O72 + 3H2 + 8H+ = 2C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