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溶液的酸碱性2内容摘要:
3 .强酸、强碱溶液的稀释 ( 1) 对于强酸溶液, c (H+) 每稀释 10n倍, pH 增大 n 个单位( 增大后无限接近 于 7)。 ( 2) 对于强碱溶液, c ( OH-) 每稀释 10n倍, pH 减小 n 个单位 ( 减小后无限接近于 7)。 • (2020年全国 Ⅱ 理综 )常温下取浓度相同的 NaOH和 HCl溶液 , 以 3∶ 2体积比相混合 ,所得溶液的 pH等于 12, 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 A. molL- 1 B. molL- 1 • C. molL- 1 D. molL- 1 • 【 思路点拨 】 ① 明确 pH计算类型; ② 分析酸与碱中和谁过量; ③ 建立 c(H+ )或 c(OH- )的等式关系。 【尝试解答】 pH = 12 , c ( OH-) = 10- 2 m ol L- 1,设Na OH 、 HCl 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3 V 、 2 V ,浓度为 c ,则 c ( OH-) = c 3 V - c 2 V3 V + 2 V= 10- 2 m ol L- 1,解得 c = m ol L- 1。 【 答案 】 C • pH= 4的酸溶液与 pH= 10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 溶液的 pH可能 ( 多选 )( ) • A. 等于 7 B. 大于 7 • C. 小于 7 D. 无法确定 • 【 解析 】 pH= 4的酸溶液 , 其中 c(H+ )= 10-4 mol/L, pH= 10的 NaOH溶液 , c(OH- )= 10- 4 mol/L, 由于未指明该酸是强酸还是弱酸 , 若为强酸则溶液呈中性 , pH= 7, 若为弱酸 , 由于它还有大量未电离的分子能继续电离出 H+ ,则溶液呈酸性 , pH< 7, 故选 A、 C。 • 【 答案 】 AC • 二 、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 酸碱中和滴定前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 [学生交流 ] • 【 提示 】 (1)检查滴定管的活塞是否灵活 、滴定管是否漏水。 • (2)洗涤:酸式 、 碱式滴定管 、 锥形瓶依次用洗液 、 自来水 、 蒸馏水洗涤干净。 • (3)润洗 • ① 用所装溶液将酸式 、 碱式滴定管润洗 2~ 3次 ,以保证装入溶液时不改变溶液的浓度。 • ② 锥形瓶禁止用所装溶液润洗。 • (4)装液调整 • ① 溶液装入酸式 、 碱式滴定管中 , 所装溶液调至 “ 0”刻度上方 2~ 3 mL处。 • ② 调节活塞 (或挤压玻璃球 ), 赶走气泡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 , 并使液面处于 “ 0”刻度或 “ 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处。 • (5)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 记录刻度 (保留两位小数 )。 • 酸碱中和滴定的两大关键是什么。 • [师生互动 ] • 【 提示 】 ① 准确测出酸碱溶液反应的体积; • ② 准确判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 以下列实验为例:用已知浓度的盐酸( 0 molL- 1)滴定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 以测定 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滴定过程如何进行。 • [师生互动 ] • 【 提示 】 (1)用碱式滴定管 (或移液管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 并滴入 2~ 3滴酚酞试剂。 把锥形瓶放在垫有一张白纸的酸式滴定管下面。 • (2)用左手控制活塞 , 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 , 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当溶液变至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红色 ,记下刻度。 • (3)重复滴定 2~ 3次 , 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 • 能否选用石蕊试液作为酸碱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 [学生交流 ] • 【 提示 】 不能。 因石蕊试液在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 , 且变色范围较大。 强酸强碱的相互滴定 , 使用甲基橙和酚酞都可以 , 但用量不能多 , 一般 2~ 3滴。 • 化学实验常出现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读数误差是一种偶然误差,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和记忆。 如开始读数仰视,滴定完毕读数俯视,如图 Ⅰ ;开始读数俯视,滴定完毕读数仰视,如图 Ⅱ。 • 请分别指出图 Ⅰ 、图 Ⅱ 两种情况 (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溶液为例 )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 师生互动 ] 【提示】 误差分析依据 ( 一元酸、碱的中和滴定 ) c ( B) =c A V A V B 或 c ( A) =c B V B V A 。 若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 图 Ⅰ , V 标 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图 Ⅱ , V 标 偏大,测定结果偏高。 • 【 归纳小结 】 常见的误差分析 • 以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 NaOH溶液为例 步骤 操作 c(NaOH) 洗涤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偏高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偏高 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 偏低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无影响 读数 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 偏低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 偏高 操 作 不 当。苏教版化学选修4溶液的酸碱性2
相关推荐
因: 盐本身的性质。 (越弱越水解) ① 不同弱酸对应的盐 NaClO (aq) CH3COONa (aq) MgCl2 (aq) AlCl3 (aq) 对应的酸 HClO CH3COOH 碱 性 ② 不同弱碱对应的盐 对应的碱 酸 性 Mg(OH)2 Al(OH)3 16 内因: 盐本身的性质。 (越弱越水解) ③ 同一弱酸对应的盐 Na2CO3 (aq) NaHCO3 (aq) 对应的酸
L的 酸性溶液 : pH=- lg c( H+) =- lg105=5 c( H+) =1 109 mol/ L的 碱性溶液 : pH=- lg c( H+) =- lg109=9 c(H+)/molL1 c(OH)/molL1 pH 溶液 1 1 105 1 109 5 溶液 2 1 107 1 107 7 溶液 3 1 1010 1 104 10 溶液的 pH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
甲基红 酚酞 甲基橙 橙 粉红 橙色 红 —— 无色 —— 红 ——— 强酸滴定强碱 甲基橙由 黄 橙 酚酞由 红 无色 强碱滴定强酸 甲基橙由 红 橙 酚酞由无色 粉红 滴定过程中 PH值的变化和指示剂的选择 以用 为例: (已知 lg2= lg5=) ( 1)取 20mL的 HCl,当加入 20mL的 NaOH 就能恰好中和 pH= ( 2) 若多加半滴 NaOH(体积为 ) 溶液的 pH=
1. 温度 : 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 浓度 : 加水稀释该盐 , 可 以 促 进 水 解 ( 越稀越水解 , 但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减弱 ) 3. 外加酸 、 碱 酸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碱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4. 外加水解的盐: 填表 :CH3COONa溶液中存在以下水解平衡:CH3COONa+H2O CH3COOH+NaOH,改变下列条件 ,填写变化情况 :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
酚酞由红色到无色 强碱滴定强酸:甲基橙由红色到橙色 酚酞由无色到粉红色 ( 5)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溶液为例 )误差分析 (1)标准液配制引起的误差 ①称取 ,物码倒置。 ②配制标准液时 ,烧杯及玻璃棒未洗涤。 ③ 配制标准液时 ,定容俯视。 ④配制标准液时 ,定容仰视。 ⑤配制标准 NaOH滴定盐酸时 ,NaOH中如混有碳酸钠。 ⑥配制标准
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我们把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呢。 (等、动、定、变 ) PbI2(s) Pb2+(aq) + 2I- (aq) 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内因: 外因: ① 温度 ② 浓度 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在一定温度下, Mg(OH)2的悬浊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Mg(OH)2(s) Mg2+ (aq)+2OH- (aq),向该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