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ⅱ型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t科技基173号内容摘要:

离 200 177。 1 相邻模具之间距离 50 177。 2 张拉中心到模板底板的距离 110 177。 2 ⒉ 模板支承基础应平整、坚实,不得因其不均匀下沉引起模板形。 3. 模板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应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模板检查表中。 日常检查在每天作业前进行,内容包括外观、平整度;定期检查每月一次,内容包括长度、宽度、厚度 、 承轨槽 细部尺寸、平整度及模板偏差等。 预应力 钢筋 下料 ⒈预应力钢筋采用机械定长切断,不应使用电焊切割。 ⒉ 用于每个台座的预应力钢筋间下料长度偏差应控制 在 万分之二 范围 内。 ⒊预应力钢筋在切断和移运时应保持顺直,防止变形、碰伤和污染。 钢筋 编组与预埋件安装 ⒈普通钢筋加工在常温下进行 ,照设计图纸检查尺寸,切断刀口平齐,两端头 不应弯曲。 下料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见下表 普通钢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 表 9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φ 8mm 螺纹钢筋 177。 10 2 φ 16mm 螺纹钢筋 177。 10 3 φ 20mm 精轧螺纹钢筋 0, - 10 树脂涂层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 JG3042 附录 D 的规定 ⒉上、下层钢筋网片分别在专用胎具上编制,纵、横向钢筋 按设计要求进行 绝缘处理,钢筋间的电阻值不小于 2MΩ。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CRTSⅡ型板式轨道用预应力混凝土轨 道板 暂行技术条件 8 ⒊φ 20mm 精轧螺纹钢筋在专用胎具上热缩绝缘软管,软管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177。 5mm。 ⒋钢筋编组入模后,下层钢筋网片与φ 5mm 定位预应力钢筋间、上层钢筋网片与φ 20mm 精轧螺纹钢筋间用 按设计要求进行绝缘处理, 确保钢筋间的电阻值 不小于 2MΩ ⒌ 钢筋在模板中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应满足表 10 的要求。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表 10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普通螺纹钢筋间距 177。 5 2 预应力钢筋 间距 177。 3 3 精轧螺纹钢筋 间距 177。 5 4 钢筋保护层 177。 5 ⒍预埋塑料套管按设计要求准确安装,并与模板牢固连接,确保混凝土振动成型时不移位。 ⒎轨道板内钢筋不得与预埋塑料套管相碰。 施加 预应力 ⒈ 在 每次使用前 应 对 锚具 的锚筒和锚片进行检查和清理。 2. 预应力钢筋采用整体张拉方式,张拉 分两个阶段: ⑴初张拉:将预应力钢筋张拉至约设计值的 20%,安装中间挡板,并锁定在模具上。 ⑵终张拉:将预应力钢筋张拉至设计值,张拉结束后,利用调整环使液压缸止动并卸压。 3. 预 施 应力值应采用双控,以 张拉 力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筋伸长值作校核。 实际张拉力、伸长值与设计值偏差 不得超过 5%,实际单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与设计值偏差 不得超过 15%。 4. 张拉记录应按 附录 A 的要求完整、准确地填写。 5. 张拉过程中,始终保持同端千斤顶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 2mm,异端千斤顶活塞伸长值间偏差不大于 4mm。 6. 张拉 设备 应整体 标定, 标定的有效期不得超过 1 年。 并定期对单根钢筋的张拉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CRTSⅡ型板式轨道用预应力混凝土轨 道板 暂行技术条件 9 力进行检测。 混凝土 配 制 a)混凝土中应选用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及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耐久性能掺合料。 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应不超过 480kg/m179。 , 用水量不应超过 150kg/m3. b)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就形成称量,材料计量误差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2020】 160 号)的规定。 c)混凝土浇筑前,应确定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和间距,同时用 500V 兆欧姆表测量确认钢筋骨架的绝缘性能,电阻应不小于 2MΩ。 d)混凝土浇筑前,应确认接地钢筋、接地端子的位置和焊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e)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浇筑时应保证钢筋和预埋件的正确位置。 f)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 10℃~ 30℃ .当温度过低、过高时,应对模板采取升、降温措施。 g)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应控制在 5℃~ 30℃。 当昼夜平均温度低于 5℃或最低气温低于 3℃时,应采用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 h)压入混凝土中的调高预埋件位置和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位置允许偏差 0, 3mm。 i)轨道 板浇注成型后,在保证构件棱角完整、板体混凝土不开裂的前提下,将模板间的中间挡板从混凝土中取出。 j)混凝土初凝前,应对板底混凝土面进行刷毛,刷毛深度应为 1~2mm。 k)试生产前应采用所选用的水泥、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的原材料制作抗冻性、电通量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并确保由不同原材料带入混凝土内的总碱含量和总氯离子含量符合本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l)周期性检验:在每个台座最后一块轨道板浇注成型过程中,取样制作 3 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用于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的检测。 每隔半个月制作 1 组 28d 混凝土弹性模量试 件。 脱模抗压强度试件养生采用同步养生, 28d 试件制作完成后直接进行标准养护。 试件制作、养护的其他要求应符合 GB/T50081 的规定。 混凝土灌注 ⒈混凝土灌注时,模板温度宜在 20℃~ 30℃ ,当温度过低、过高时,应对模板采取升、降温措施。 ⒉每次灌注前应按 GB/T50080 的规定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和含气量进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CRTSⅡ型板式轨道用预应力混凝土轨 道板 暂行技术条件 10 行检查,灌注过程中应对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进行抽查。 ⒊轨道板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灌注时应保证钢筋和预埋件的正确位置,每块板灌注时间不宜超过 20min。 ⒋压入混凝土中的调高预埋 件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允许偏差177。 5mm。 ⒌在每块轨道板灌注成型后,混凝土初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刷毛,刷毛深度应为 1~2 mm。 ⒍在每个台座最后一块轨道板灌注成型过程中,取样制作 3 组 150 150 150mm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用于混凝土脱模强度和 28d 抗压强度的检测;每隔半个月制 作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