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ppt课件内容摘要:
1、语文 必修 3(人教版)第二单元7 李商隐诗两首栏目链接1 走近作者李商隐 (813 858), 字义山 , 号玉谿 (溪 )生 , 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 ), 祖辈迁荥阳 (今属河南 )。 是唐朝著名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 ,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 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 和杜牧合称 “ 小李杜 ” , 与温庭筠合称为 “ 温李 ”。 课 文导 读栏目链接李商隐诗构思新奇 , 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 优美动人 , 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 , 难于索解 , 至有 “ 诗家总爱西昆好 , 独恨无人作郑笺 ” 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 2、夹缝之中 , 一生很不得志。 课 文导 读栏目链接2 作品背景锦 瑟晚唐时 , 朝廷暗弱 , 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派官僚争斗激烈 , 这就是史家所谓的 “ 牛李党争 ”。 李商隐一生仕宦失意 , 主要是受了党争的牵累。 他对此既满怀悲愤 , 又满怀畏忌。 因此 , 他有时即使对时事有看法 , 对自身遭际有想法 , 也不敢在诗中直言明说 , 怕因此而再罹灾祸。 而是采取 “ 无题 ” 诗的形式 , 以比兴 、 象征 、 暗喻等手法婉转表达。 这首 锦瑟 , 题目依 诗经 课 文导 读栏目链接旧例取自首二字 , 实际上也可视作 “ 无题 ” 诗;虽然旨意朦胧 、 笔调含蓄 , 但显然 3、有所寄托。 课 文导 读栏目链接马嵬 (其二 )756年初夏 , 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 , 长安城岌岌可危。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 , 唐玄宗携杨贵妃 、 宰相杨国忠 、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 、 心腹宦官 , 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 , 逃往四川。 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 ,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 , 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 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 , 旁人无法体会 , 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 , 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 , 直到死去。 课 文导 读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 注音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锦 瑟( ) 惘然 ( ) 马 嵬( ) 宵 柝( ) 沧海 4、 ( ) 虎 旅( ) 海 外徒闻 更 九州( )变 更( )s n n 比较记忆 , 识记字音一个字的读音把握不准 , 我们可以找一个与它形似并且可以确定其读音的字迚行比较 , 如:“ 友谊 ” 的 “ 谊 ” , 我们往往在 “ 与 “ 中徘徊不定 , 可以把 “ 友谊 ” 与 “ 气候宜人 ” 迚行比较 , “ 气候宜人 ” 的 “ 宜 ” 读 “ , 那么 “ 友谊 ” 的 “ 谊 ” 就读“。 又如: “ 顷刻 ” 的 “ 顷 ” , 我们不知道读 “ 是 “ , 不妨拿 “ 倾斜 ” 与之比较 , “ 倾斜 ” 的“ 倾 ” 无疑读 “ , 那么 “ 顷刻 ” 的 “ 顷 ” 就 5、读“。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拼音小贴士2 写对字形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 ( )马z h ( )店 九 z h u ( ) 沙 z h u ( ) w n ( )然w n ( )替 c n ( )海 c n ( )生 驻住 州洲 惘罔 沧苍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_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_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_3 解释词义没有来由地 , 无缘无故地青春年华 , 这里指一生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_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闻:_空闻 , 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难道,哪能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他生未卜此生休 卜:_无复鸡人报晓筹 筹:_预料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 6、更筹,这里代指时间4 积累名句 庄生晓梦迷蝴蝶 , _。 (李商隐 锦瑟 ) _, 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 锦瑟 ) 此情可待成追忆。 _。 (李商隐 锦瑟 ) 海外徒闻更九州 , _。 (李商隐 马嵬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他生未卜此生休 此日六军同驻马 , _。 (李商隐 马嵬 ) _,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 可怜夜半虚前席 , _。 (李商隐 贾生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_。 (李商隐 无题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当时七夕笑牵牛何当共剪西窗烛不问苍生问鬼神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 _。 (李商隐 无题 ) 7、春心莫共花争发 , _。 (李商隐 无题六首 (其六 ) ) _,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登乐游原 ) 嫦娥应悔偷灵药 , _。 (李商隐 嫦娥 ) 桐花万里关山路 , _。 (李商隐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夕阳无限好碧海青天夜夜心雏凤清于老凤声锦 瑟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5 参考译文译文:这锦瑟毫无来由 , 具备了五十根丝弦 , 每根弦 , 每根丝 , 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庄周在清晨的梦中 , 变成蹁跹的蝴 8、蝶 , 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 , 寄托给哀鸣的杜鹃。 明月临大海 , 闪烁着晶莹的珠泪 , 蓝田的日光和暖 ,升腾起美玉的轻烟。 往日的那些情事 , 又何必今天追忆。 就是在那时候 ,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马嵬 (其二 )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译文:陡然听到传说 , 海外还有九州 , 来生未可预知 , 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 , 夘间击打刁斗 , 不再有宫中鸡人 ,敲击报晓的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 , 全都驻马不前 , 遥想当年七夕 , 我们 9、还嗤笑织女牵牛。 如何历经四纪 , 身份贵为天子 , 却不及卢家夫婿 ,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预 习检 测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 精读探究(1)如何理解 锦瑟 的意境和情感。 答:_首联概括全诗主旨:听锦瑟之音引发对年华的追思。 颔联用庄周梦蝶和望帝化杜鹃两个典故写诗人追忆的具体内容。 颈联指诗人美好年华遭 “ 妒 ” , 不能美满。 尾联以感叹作结写诗人珍重这份感情 , 如今却捉摸不到。 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 , 余音袅袅 , 言尽而意不止。 探 究与 点 拨栏目链接(2)怎样理解 锦瑟 一诗的表现手法。 答:_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这首诗的象征主要靠暗示带来许多 10、游移不定的成分。 无论是起兴的 “ 锦瑟 ” , 还是主打的 “ 蝴蝶 ”“ 杜鹃 ”“ 珠 ”“ 玉 ” 等 , 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 ,但难追究其具体所指。 探 究与 点 拨栏目链接(3)如何理解 马嵬 (其二 ) 的意境和情感。 答:_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 锋芒直指唐玄宗。 首联讽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余情未了及痴心妄想;颔联表现了古今的不同处境 , 意指唐玄宗和杨贵妃不能再安享宫廷生活;颈联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七夕约定的嘲笑;尾联诘问唐玄宗 , 以此来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的历史悲剧。 探 究与 点 拨栏目链接(4) 马嵬 (其二 ) 的章法结构如何。 答:_这首诗从章法上看 , 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前两联先说唐玄宗 “ 召魂之举 ” 的荒唐 , 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 , 最后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ppt课件
相关推荐
1、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大勇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兰亭集序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言实词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通“晤”:面对面 ) 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一觞一咏(觞 意为“喝酒”)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拂堤杨柳 \醉春烟。 儿童散学 \归来早, 忙趁东风 \放 纸鸢。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纸鸢 (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至今已有 2020多年的历史。 最原始的风筝由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制作的。 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 称为 “ 纸鸢 ”。 慢慢地,又有人在纸
1、第三单元第 8课 咬文嚼字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 通过阅读 ,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 深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培养求真求实的 “ 咬文嚼字 ” 的精神。 3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朱光潜 , 现代美学家 , 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 、 孟实 ,安徽桐城人。
什么。 每一次观星的感受又有什么不同。 探究学习 细细地品读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分别体验作者三次不同的情感,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并试着探究一下,造成三次不同感受的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表达了作者望星天所产生的 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 与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表达了 对星空的眷恋之情。
不仅仅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党的先进性,不仅仅要体现在党的章程中,还要在每个党员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安慰人,麻木人的甜言蜜语。 这是需要党员用一生去践行的宗旨。 多少党员用了一 生来实现这个宗旨,他们才是真正的党员。 我们通过党课,不仅仅是在思想上提高,而且要端正自己的入党的动机,为什么入党,怎么入党,入党,难道就是一个形式吗。 当然不是。
1、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满的人物形象。 0世纪 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梳理结构品形象字 词 积 累痱( ) 子:擀( ) 面杖:腌臜( ) :捯( ) 气:唿哨( ) :肤的一种红色粟样粒丘疹 ,伴有强烈的瘙痒和麻刺感。 来擀面团的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