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内容摘要:
时间的发展应先有 “ 马嵬之变 ” , 而 后才有 “ 玄宗之悲 ” ,最后才有 “ 义山之叹 ” ,但该诗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 , 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先说唐玄宗 “ 招魂之举 ” 的荒唐 , 再追述 “ 马嵬之变 ”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 作者这样安排可以起到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曲折幽深、回环幽咽的作用。 2 . 《马嵬 ( 其二 ) 》一诗 , 前人评论说 “ 讽意至深 , 用笔至细 ” , 结合全诗 ,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 “ 讽 ” 意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首联 , “ 徒闻 ” 具有讽刺意味 , 神仙怪诞、生命轮回是不可能的 , 此生都没有保障 , 何谈未来 , 岂不 “ 徒闻 ”。 (2) 颔联 , “ 空闻 ” 具有讽刺意味 , 明明听到 , 却不再有往日的安然安逸。 (3) 颈联 , “ 笑 ” 具有讽刺意味 , 遥想当年七夕嗤笑牵牛织女 , 可叹此生二人以后永不会相见。 (4) 尾联 , “ 如何 ” 具有讽刺意味 , 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反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以对比手法和反诘语气作结 , 寄托感慨 , 点明题 旨 , 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唐玄宗。 1 . 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 , 都有以具象表现 抽象的特点 , 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 比喻像人间的 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 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 “ 锦瑟 ” ,还是主打的 “ 蝴蝶 ”“ 杜鹃 ”“ 珠 ”“ 玉 ” 等,它们表现的情调都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入五里雾中了。 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朦胧诗的先河, 也不敢说他影响了 19 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 ( 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 ) , 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 先锋派 ” , 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 , 对后世影响很 大 , 王安石对他推崇之至。 也许 , 正是李商隐诗 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2 . 如何理解《马嵬 ( 其二 ) 》的意境和情感。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马嵬 ( 其一 ) 》是一首绝句: “ 冀马燕犀动地来 , 自埋红 粉自成 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 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 本课所选的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 首联从 “ 海外 ” 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诗人这里用“ 徒闻 ” 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 “ 他生未卜此生休 ” ,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逃亡路上,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子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 “ 六军不发 ” ,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20xx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
相关推荐
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情、愁、姣、泪、灵 为何对林黛玉的穿戴竟无一字提及。 头上戴着 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 朝阳五凤挂珠钗; 项上带着 赤金盘螭璎珞圈, 裙边系着 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外罩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 下着 翡翠撒花洋绉裙。 曾见过 ——木石前缘 细看、细细打量、交谈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一个苹果了解背景,打好基础: 战 役揭示课题,直奔主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书导航:( 1)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 2)文章讲了有关一个苹果的什么事。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补充材料,帮助理解:狭小面积, 一日之内落弹 30余万 发;我军 一万 余人,要对抗 七万 多敌人;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
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敬贺荣国公 提问 3: 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提示: 往东, “ 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 堂屋中迎面“ 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 ‘ 荣禧堂 ’ ,后有一行小字: ‘ 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 ,又有 ‘
1、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快乐预习感知学前温故 新课早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a,b和 那么 a,b,平方a2+b2=a,b,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足 a2+b2=称为勾股数 下列四组数中 ,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6 5,4 ,3a2+b2= 3 4答案答案关闭D 5 则他要选择的三根木条的长度可能是 ( )8,7,9,0,68轻松尝试应用1 2 43 5
1、第一章 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快乐预习感知学前温故 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 较长的直角边称为,斜边称为 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 a,那么 C=90 ,则边 )平方a2+b2= 3 4答案答案关闭D ,8,m,则 )8轻松尝试应用1 2 42 .
: ____________ 回: ____________ (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下: ____________ (5) 猿猱欲度 愁.攀援 愁: ____________ (6) 问君 西.游何时还 西: ____________ (7) 雄.飞 雌.从绕林间 雄、雌: __ __________ (8) 使人听此 凋.朱颜 凋: ____________ (9) 砯崖 转.石万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