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3、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 4、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B私候胜曰 候:拜访C恐前语发 发:泄露D虞常果引张胜 引:带领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苏武坚贞不屈 5、的一组是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见犯乃死,重负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A BC D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 B第二、三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累及苏武。 C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 D第 四 段 写 苏 武 为 了 保 持 气 节 , 宁 死 不 受 辱 , 写 张 胜 投 降 匈 奴 , 更 烘 托 了 苏 武 的 气 节。 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第4单元-第12课《苏武传》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结论:铁单质有还原性 现象:铁粉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 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Fe+2H+ = Fe2++H2↑ 实验探究二 、 FE3+的氧化性 实验方案: 往 FeCl3溶液中加入 Fe粉 2 FeCl3+Fe==3FeCl2(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思考 :往 FeCl3溶液中加入 Cu粉 ,如何反应 ? 2FeCl3+Cu==2FeCl2+CuCl2 结论: Fe3+具
3、国家在继续进行载人航天的探索与实验呢。 他们追求的是什么。 在杨利伟成功返回地球的当天,中国青年报的编辑李方发表了评论文章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争取人类更大的自由是人类探索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人类这个豪壮的梦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 但每当重大的航天灾难发生总有人质疑)
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 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O2+ 4H2===________+ 2H2O。 (4)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 (一种能释放 CO2的弱酸性溶液 )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原因是它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强呼吸作用 ②加强光合作用 ③改良碱性土壤、调节 pH ④加强植物蒸腾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① Cl2+2Fe2+====2Cl+2Fe3+ ② Fe2+具有氧化性 ③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④在 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 B组 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 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 mol B.(AB) mol C. (AB)mol D. (A+B)mol 12 12【解析】 选 D。
命,逐一打破欧洲的旧体制,贝多芬基于祟拜英雄的心理,本欲把这首新的交响曲献给拿破仑,却不料拿破仑自己登基为帝,并实行专制政治。 贝多芬由祟拜转为失望与愤怒,乃将原题名为 『 拿破仑交响曲 』的扉页撕破,改题为回忆某一位伟大人物的 『 英雄交响曲 』。 他是 穿紧裤腿的宫廷侍卫, 而贝多芬却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 同样的, 海顿也是穿传统制服的侍从。 “贝多芬之谜 ” 形成的原因是:
一旁。 推手遽止之, 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 无以冰炭置我肠。 开始的时候,琴声显得轻柔细碎,音调缠绵宛转,好象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似的,他们在切切私语,卿卿我我地谈着、笑着、倾诉着。 这两句对琴声的描写十分形象、生动,使人不仅听到了 “ 昵昵尔汝 ” 之声,而且也仿佛看到了一对青年男女亲昵的情状,把人们引入到琴声的意境中去。 可是正当人们听得出神的时候,音调陡然一变: “划然变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