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导学案内容摘要:
2、学生怕写作文,写作已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 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写作缺乏成功的经历,失去了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有着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命题,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构思;教师解惑,学生行文;教师批改,学生自改;教师评讲,学生总结。 从这个训练过程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文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没有动笔前积极思考、努力搜集素材的竞争;作文时被动地完成任务,没有主动快速、积极创新的竞争;作文后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批改,没有大胆朗读、人人参评的竞争。 整个作文过程缺乏竞争的活力,没有竞赛的成就感,因而写作兴趣不浓。 二、新课标重视对写作材料过程的评价,注重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和促使 3、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目前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作文材料准备时间短,对收集材料的认识肤浅,材料面比较窄,因而写出的文章不够形象生动,力度不够,创意不深,并且一次性作文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是作者认真观察生活、广泛搜集素材、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写好之后反复修改而成功的。 目前的中学生作文,多数是在课堂上一次性完成,学生前思后想的机会不多,学习借鉴的机会少。 信息资源单一,不能形成信息碰撞迸发的思想火花,因而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弱化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少学生懒于思考,按照教师的思路照葫芦画瓢,没有创新作文。 三、新课标重视对作文 5、性地因材施教。 破传统思维模式 创作文教学新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作可以进行单元整合教学。 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法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中把单元作文分竞赛队同时写,滚动训练,让学生反复地掌握不同单元的写作方法,多方面地搜集写作素材,多角度地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不同写作内容训练比较中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实现快速作文的目的。 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法根据班级群体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班级授课制可开展竞赛活动的优势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竞争潜能,采用纵横交错的竞赛式管理,构建立体课堂教学结构,听、说、读、写、书形式多样,通过多渠道的学和竞争型 6、的习,使学生在立体教学中接受大量的信息和输出有创造性的信息,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实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 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法将突破传统的定势思维模式,以崭新的求异思维模式给作文教学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具体操作如下: 一、教师分好程度级、竞赛队,提前写好(或选好)范文。 这种作文法首先要搞好教学管理,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 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分成A、B、C 、D、E、程度级,每级 10 个人,然后分 10 个竞赛队,每队必须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队成绩相当,竞争公平。 综合考评时,以纵向的竞赛队为单位评比、竞争。 单项考评时(如演板、朗读、点评等)以横向的同程度级学生代表竞赛队参赛, 7、这样形成纵横交错的竞争、比赛。 既有各个小单位的竞争,又有各个人的比赛,形成了人人动脑筋,个个求上进的大好局面,使竞赛式快速作文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每学期安排 10 个单元的作文,本册课本上 6 篇,增加记叙、说明、议论各一篇,上学年省内外中(高)考作文一篇。 教师根据 10 个单元的作文要求写好(或选好)10 篇范文,装订成册,印发给学生。 使学生从初一就开始进行综合作文训练,朝着中(高)考作文目标努力。 学生课堂滚动训练根据语文知识可跳跃性学习的特点,把 10 个单元作文落实到竞赛队,每队一个单元。 各个队根据自己单元作文要求进行观察,搜集素材。 第一次作文时,要求较低,只要入格就行 8、,可模仿老师的范文写。 第一节课,先让 A 级在黑板上写(可写精彩片段),B 级在位子上说写作思路,记载各队成绩,时间 20 分钟。 待 A 级在黑板上做完作文后,老师点评竞赛作文,记载成绩,时间 5 分钟(A 级同学成绩好,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点评后,学生快速作文(由于各队经过学范文, B 级说作文思路,A 级演板作文,脑子里接受了多方面的信息,为快速作文提供了条件),主要训练速度,时间 20 分钟。 第二节课评改作文。 同位批改作文(写 100 字左右的作文点评);E 级同时演板作文,使学生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批改作文完成后,D 级朗读作文,锻炼学生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作文兴趣。 师生点评 10、,要求写 450 字。 第三、四次作文要求写 500 字第五、六次作文要求写 600 字第七、八次作文要求写 700 字第九、十次作文要求写 800 字每滚动一次,就要求学生修改前一次作文,10 次训练后,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把修改后的作文重新眷写工整,交给语文课代表保管,建立写作档案。 在每次的滚动训练中,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学生作文质量也有不同的要求, A、B、C 级学生要求写创新作文,D、E、F 级可模仿别人的作文。 这样用制度来保证成绩好的学生能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基础差的学生能按要求完成任务。 由于每次作文学生接受至少 10 个方面的写作技巧,学期结束,10 次作文滚动训练,学生至少听取 100 11、人次极其可贵的写作方法,较之传统作文法的 8 次作文技巧,至少提高了几倍。 所有的文章和著作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都是在反复修改、不断推敲中成熟的。 学生在一次一次地滚动中接受评改信息,作文速度会一次比一次快,作文质量会一次比一次高,常写常新,第 10 次学生作文将都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作品。 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法有以下优势:1、充分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势。 人越多越好,人越多竞争意识越强,人越多信息量越大。 并且有许多创造性的信息,克服了私塾授课制教学信息只来自教师和自己掌握的信息的不足。 2、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作文比赛的积极性。 这种作文方法,课堂是比赛场,课外是训练场。 纵横交错的竞赛形式就像体育运动一样,使 12、不同程度级的学生都把自己当成运动员,积极主动地参加单项比赛和团体比赛。 3、节省了课堂教师指导的时间。 这种作文法,由于每次作文训练滚动相同的内容,但各队内容不同,教师花在指导作文上的时间每次至少节约 10 分钟,10 次就节约 100 分钟。 并且教师的每次指导都是在学生作文实践基础进行的,使指导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作文技巧。 4、减轻了教师课外批改作文的负担。 由于这种模式把批改的任务搬到了课堂,反馈信息快,矫正及时,所以学生收获大,教师无需篇篇精批细改,只需浏览、建档、分析,搞好写作教学管理。 5、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师和不同程度的学生。 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可以 10 个单元滚动、9 个单元滚 14、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学生更为有效,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以下区别:以上介绍的是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点探索,这仅仅是起步,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因素有待改进。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有信心在作文教学领域作出更大的成绩。 附 1: 作文批改的侧重点及常规要求附 2: 学生写作建档分析表第一队:第 单元 第六队:第 单元第二队:第 单元 第七队:第 单元第三队:第 单元 第八队:第 单元第四队:第 单元 第九队:第 单元 第五队:第 单元 第十队:第 单元 评黄老师语文滚动教学新的学期开始了,当我步入初三 (3)班的时候,我的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 先 15、在黑板上写下了望江南渔家傲秋思两首诗,紧接着给我们分等级, 再接着让我们自问自答 ,课后,我仔细回想那节课 ,我认为黄老师的滚动教学改变了 教学方法 课内训练 反馈矫正 课外教师负担传统教学法教师为主体,重视结果评价。 (听讲型)教师讲解为主,指导时间长,学生训练纸上谈兵。 主要通过教师批改作文获取信息,因而反馈信息少,矫正不及时。 教师精批细改,耗时费力效果差。 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法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评价。 (竞赛型)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指导时间短,学生训练沙场练兵。 师生多边活动获取大量的反馈信息,矫正及时。 教师浏览、建档、分析,效果好。 次数 侧重点(50 分) 常规要求(50 分)一 看文章的内容是否与题目相符二 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三 看文章的选材四 看文章的结构五 看文章的表达方式六 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七 看文章的修辞八 看文章的艺术性九 看文章的真情实感十 看文章的创意格式是否正确卷面是否整洁错别字几个有几个病句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每个方面打分,错一点扣 5 分,扣满 50 分。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竞赛式滚动快速作文导学案
相关推荐
叫 棱柱 . 侧棱 底面 顶点 侧面 棱柱的结构特征 D1 D A B C E F F1 A1 E1 B1 C1 用表示底面各顶点字母 表示棱柱 ,如: 棱柱 ABCDE A1B1C1D1E1。 棱柱的分类: 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 我们把这样的棱柱分别叫做 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①过 BC的截面截去长方体的一角,截去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
2、活、报刊杂志中出现频率较高但又极易错用的常用词语。 所考虚词主要是平时常用、语法意义上比较接近但在使用中容易混淆和误用的虚词。 所考熟语语句大都源自当年社会新闻材料,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3考查形式多为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为主的客观选择题,个别省市试卷涉及到词语修改的主观笔答题。 另外,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实词、虚词运用是否正确的问题。
2、滕文公下第二章)4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 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
5、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 _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6 分)双调大德歌春关汉卿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 见双燕斗衔泥。
4、周瑜。 7词中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答:_ _ _答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也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 89 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