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的选种选配技术内容摘要:
2、出生早(公貂在 5 月 5 日以前,母貂在 5 月 10 日以前)的仔貂中选择。 二是体型选择。 公貂要求头大,两颊发达,两耳张开挺立,颈粗而长,肩和胸宽大,胸深,背长而宽,腹部紧凑,臀部宽大,自然弯曲灵活,尾粗长,四肢叉开强壮有力,姿态神气,整个体型匀称。 母貂要求颈粗短,后躯宽大,腹部紧凑,其它各点基本与公貂的体型标准相同。 三是毛绒品质选择。 主要以毛色、光泽、毛绒密度、针绒毛长度和分布均匀程度为重点。 标准貂的毛绒选留标准应是:毛色要深,逐步向更黑一级发展,背腹毛色基本一致,油亮光泽,毛峰平齐,无白斑或仅下唇少有,无杂毛,针毛稠密、分布均匀、长度在 25 厘米以下,绒毛厚密平齐、长度在 15 厘米 3、以上。 针毛、绒毛的长度比为 1:065。 另外,对幼貂的选择还应根据双亲的繁殖能力和遗传性进行考查,所以平常应做好系谱的登记工作。 月6 月份进行,即从产仔后不久到分窝前为初选,选定的数量应比年末留种计划数多 30。 二是复选。 9 月份进行,当水貂分成皮用貂和种用貂两大群时,在初选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考查,选定的数量应比年末留种数多 20。 三是精选。 11 月中旬进行,根据上述鉴定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逐只挑选,选定的数量应是留种计划数。 留公母貂的比例一般是标准貂为 1:34,彩貂为 1:是年龄。 比较理想的母貂年龄组成是 2 岁3 岁的占 6070;1 岁的占3040;4 岁以上的种母貂,除个别繁殖能力好。水貂的选种选配技术
相关推荐
2、,没有明显“套管样”稀便。 被毛无光,皮肤缺乏弹性,一般体温不高。 腹泻严重的病貂,饮水补液跟不上,往往脱水,自身中毒死亡。 病由大肠杆菌引起。 仔貂断乳后由于饲料转换、饲料变质、应激反应(如低温多雨、异常高热)等都能造成消化系统机能减退,导致大肠杆菌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而发生肠炎腹泻。 病貂表现为食欲下降或废绝、消瘦、活动减少、持续性腹泻。 粪便呈黄色、灰白色或暗灰色,并混有黏液。
2、间,管理人员要昼夜值班,掌握母貂产仔的情况。 产后及时供给饮水,对落地、受冻、挨饿的仔貂及难产母貂及时救护。 但必须保持场内安静。 为了防止仔貂掉到笼外,应在产前用网眼比较小的网片将笼底铺上,从小室边铺至笼底 2/3 处即可。 小室箱内垫草要充足,要加强卫生。 当发现母貂排出黑色煤焦油样胎便后,即可对仔貂进行初检。 把母貂引出窝箱,立即插上出入口控制板打开窝箱上盖,用窝内垫草搓手
2、力、系谱及后裔鉴定综合指标,逐只详细观察鉴别,经反复对比观察后,采取选优去劣,淘汰复选阶段多留的 10%20%余额。 特别注意淘汰有遗传缺陷的个体,如针毛只在尖端色浓,毛被有暗影和斑点,腹部毛绒红褐、卷毛,后档缺毛等必须淘汰。 对选定的种貂,要统一编号,建立系谱,登记入册。 种貂的性别比标准公母 1:,白彩貂 1:3它彩貂 1:外公母貂比例多为 1:56。
2、往混有砂石。 样物质。 慢性病例多表现步态不稳,后肢麻痹。 有的水貂未见任何异常突然死亡,剖检时主要病理变化是肾脏和膀胱内有大小不等的结石,结石周围组织有炎症变化或出血、溃疡灶。 2 期饲喂富含矿物质过多的饲料有的水貂在饲养过程中,在日粮中长期超比例给予麸皮或谷物类饲料,特别是不按比例加入和超量加入矿物质添加剂,从而易形成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为碳酸钙尿结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二 ) 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组织与协调 项目部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制订本项目的合同网络图,该合同网络图标明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规定了各参建单位的协调沟通渠道,并据此组织制订项目总控制进度 计划 、 成本 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 其中,进度总控计划要由业主、监理、设计、总包各方进行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经各方签认后发布。 成本总控计划、质量管理计划需经业主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