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的人工养殖内容摘要:

2、须建在周围有大面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地方,而不能建在纯针叶林,尤其是大面积落叶松附近。 场内应有宽 1,水深30米的小溪,全年水量充足,且有几处深水以满足林蛙的越冬需要。 (2)繁殖场由一些规格和用途不同的水池组成,其中包括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变态池要建在放养场附近,以便蝌蚪完成变态后能立即转入森林中。 产卵池面积以每个 20方厘米为宜,矩形。 一般设在上游水渠附近。 孵化池以 64 米长方形为佳。 饲养池是数量最多的池子,池型以 104 米的矩形池较为适合,池深 30米,在池内设置 3安全坑,防断水时蝌蚪因干枯而死亡。 坑内衬以塑料薄膜,上压一层土,防止薄膜被冲走。 一般每个繁殖场培育 100 3、0 万只左右的幼蛙比较适宜。 3、繁殖技术(1)林蛙的繁殖特点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 初生后 24 个月即可达性成熟,平均怀卵量为 1000。 达到性成熟的林蛙 4 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于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上岸后即进入产卵场开始抱对交配。 雌性林蛙产卵后不吃不喝,潜伏于松软的土壤、枯枝落叶下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后转入森林谋生。 (2)人工繁殖方法种蛙可在春秋两季捕捉必须准确掌握时间,4 月上旬至中旬是最佳捕捞期。 秋季捕捞最为方便,且秋季林蛙数量较多。 时间以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林蛙准备冬眠时最适宜,捕蛙可用麻袋或筐篓。 经过选种后秋季捕的种蛙冬季要集中越冬贮存,可用水库保存法或地窖法越冬。 越 5、熟制后饲喂。 前期(7)每天可投饵一次。 在生长高峰阶段(25)应勤投饵,每天喂 3到后期(30),蝌蚪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可适当增加青饲料比重,每天的投饵量为蝌蚪体重的 3宜。 (3)蝌蚪期的管理主要是饲喂时应将饵料放在饲料板上,饲料板放置水边,防止将料直接放入水中污染水源,保持水源清洁。 灌水时,水流要缓,以适应蝌蚪对静水的要求。 还要通过调节灌水量调节水温。 蝌蚪日龄达到 20的时候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高,最好每 2时使池水更新一次,以保持水中有较多的溶氧。 此期还要做好天敌防害工作(林蛙的天敌为鼠和蛇)。 (4)变态期的管理此期饲养密度可为 5000 只/平方米。 变态期是繁殖工作的最后一环节,要加强饲养 6、管理。 首先要保证变态池水的供应,绝不可断水。 其次要饲料充足,保证昆虫的供给,可以通过池中堆放青草、粪肥或灯光诱虫来引诱更多的昆虫,同蝌蚪期一样做好天敌防除工作。 经变态 10 天左右,幼蛙便离开池塘,沿父母走过的路走进森林。 4、林蛙的加工林蛙入水后的散居期,即九月下旬是其捕捞的最佳时期。 也可在 9 月中旬林蛙下山时,挖沟拦截林蛙。 将捕捉的雌性林蛙在取油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一般是用 60热水中将蛙杀死,然后用绳穿透下颌串成长串,吊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7后将干林蛙经软化后即可剥油。 方法是把干林蛙置于 60水中泡 5出装入盆或其他容器用湿麻袋覆盖,置于温暖的室内使皮肤和骨肉变软。 特别注意在干燥过程中要事严防冰冻。 剥油时将蛙头部自颈部向背面折断,连同脊椎一块撕下,将蛙体背面剥开,把油取出。 剔净皮膜,除去黑仔等杂质,放于盘中,置阴凉通风处晾干,严禁日晒、火烤、炕烘及高温处理,以防走油而影响色泽和质量,晾至九成干即可储存或出售,过干色灰白易碎,卖不上正品价。 关于林蛙油的包装方面,包装必须密封,严防虫蛀,用玻璃瓶、铁罐装,切不可用塑料袋、纸装和木盒包装,装入缸、桶也可以,喷少量白酒制造出使霉菌害虫无法生存的环境。 然后放阴凉干燥处。 放入容器底部先要垫上油纸,千万不要忘记喷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