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第1课时内容摘要:

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 ( “ _ __ _ ” 通 “ _ __ _ ” , _ ____ _。 ) (2) 或师焉,或 不.焉 ( “ _ __ _ ” 通 “ _ __ _ ” , _ ___________ _ _。 ) 受 授 传授 不 否 指不从师学习 二 、 文题解读 “ 说 ” 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 , 可以先叙后议 , 也可夹叙夹议。 “ 师说 ” 即“ 说师 ” , 意思是解说关于 “ 从师 ” 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 韩愈 (768 - 824) ,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阳 ( 今河南孟县 ) 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刻苦自学。 20 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 贞元八年(792) 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 曾入汴州 ( 今河南开封 ) 、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贞元十八年 ( 802) 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 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 ( 今广东连阳 ) 县令。 元和元年 (806) ,唐宪宗继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 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唐穆宗继位,召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死后谥 “ 文 ” ,又称韩文公。 四 、 背景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