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成玉米减产。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 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玉米灰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传染源,该病易在温暖湿润和多雾地区发生。 而连年大面积种植易感病品种,是该病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东北、华北地区,该病于 7 月上中旬开始发生,8 月中旬到 9 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减少田间传染源。 2、品种选用。 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生产上应种植掖单 2 号、掖单 11号、沈单 7 号、丹玉 16、铁单 10 等抗病品种,而新育成的郑单 14、丹 408、丹 3034、沈试 29 和沈试 3 地较抗病。 3、田间管理。 合理浇水施肥,促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4、化学防治。 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50%退篦特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防治,710 天后再喷一次。 专利查询。玉米灰斑病防治方法
相关推荐
1、米蓟马是我县境内近年新发生的一种虫害,特别是今年由于 57 月份雨水较少,发生面积已达 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 15%。 据我们调查,目前为害我县玉米的蓟马主要有玉米黄呆蓟马、禾蓟马,二者均属缨翅目,蓟马科。 由于蓟马虫体较小,不易被人发现。 又由于目前我县农民对此还不十分了解,所以忽略了防治,而造成损失。 一、为害症状玉米黄呆蓟马主要是以成虫对玉米造成为害,它在叶反面为害
计)撰写规范 13西安犁凳僧籍糜集媚盏呆疚姬赚受询厚现觉炸宛事旦瑶妻硬竖啦狮绰巍晓及臆顽献榴霉涪蕉哈啤屋镁邻曰县煎侧秉复侯医戊炉周汪磋灵惯苏番蜒酗盆酚 7.组织本院(系)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412731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教 , ,务 , ,处 ,, 编二 00六年十一月目 ,,录西安财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管理规定
1、米间种白芸豆立体通透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收的高效栽培技术。 即应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半收敛型玉米品种和优质的白芸豆品种,采用玉米与白芸豆按适当比例间种的科学种植方式,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状况,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适当应用晚熟玉米品种,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效益的一项技术措施。 该项技术已被广大农民认可和广泛应用。 一
1、简化施肥新技术 玉米施肥技术是玉米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来,玉米施肥技术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推广了轻施攻秆肥、重施攻穗肥的前轻后重的分期施肥方法,在提高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是从推广玉米药剂灭草免中耕后,追肥后无法培土已成难题,追肥表施普遍存在,被称其为“下六月雪”。 致使肥料利用率降低,尽管施肥量逐年加大,玉米产量且徘徊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