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红蜘蛛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内容摘要:

1、纳斯县光热水肥条件较好,是玉米的适种地带。 随着制种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结构的调整,水肥条件的改善,为玉米红蜘蛛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渐变为主要害虫。 一、危害特征玉米红蜘蛛也叫叶螨,属暴发性的农业害螨,以成螨和若螨刺吸作物汁液,大发生时能使作物叶片失绿枯死,茎秆倒伏,颗粒干瘪,导致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其品质和产量。 二、发生规律危害我区玉米的红蜘蛛,世代交替,各虫态重叠,食性较杂,危害玉米、豆类、瓜类、蔬菜、杂草等。 主要以雌成螨于 10 月下旬开始向玉米秸秆、枯叶、根际和土块缝隙、田埂杂草根际群居越冬。 翌年 4 月随气温上升在田埂、沟渠、树下杂草上取食、产卵、繁殖 12 2、代。 5 月下旬向玉米田迁移,危害下部叶片主脉两侧,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 被害叶片正面初期出现黄白色斑点,后期变成黄褐色焦枯斑。 6 月下旬繁殖加快,危害重。 8 月上旬至 9 月初是危害高峰期,危害严重者,全株叶片焦黄干枯。 9 月中旬虫口密度开始下降,10 月中下旬蛰伏越冬。 三、情加重。 数大玉米红蜘蛛除危害玉米外,也危害高粱、棉花、大豆、黄瓜、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 几十种杂草是寄主,包括藜科的灰菜,苋科的苋菜,豆科的野生大豆,茄科的酸菜果和菊科的鬼针草等。 害螨在田内杂草上繁殖扩散,并由玉米下部叶片向中上部蔓延。 米植株高大,叶片密集,田间郁闭,防治困难,很难实现统防统治,漏治田面积大,成灾速度快。 四、米 3、收获后及时清除田内秸秆、枯叶、根茬,铲除或焚烧田间、地埂杂草,破坏越冬环境;深翻玉米茬,不施混有虫源的有机肥料;实行分区轮作,不种重茬玉米,尽量减少迎茬玉米。 结合玉米苗期锄草,清除玉米田埂杂草,切断红蜘蛛转向玉米田的过渡营养带;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和灌溉。 地前,每 667 平方米撒施呋喃丹颗粒剂 23 千克,进行土壤处理;播种时采用包衣种子或播前采用 3911 拌种。 玉米喇叭期,选用内吸性杀螨剂水铵硫磷,每 667 平方米 150200 毫升,加少量水稀释后与 1520 千克细砂混合均匀制成毒砂,在降雨或灌水前后撒入田间,减少侵入玉米田的红蜘蛛虫源。 作物生长期间,尽量避免施用广谱性的杀虫药剂,以有 4、效地保护自然天敌。 挑治:5 月上中旬是防治关键时期,根据玉米红蜘蛛初发期点片发生的特点, 次挑治,6 月中下旬当田间玉米中下部叶片大量出现黄斑时,挑治 12 次;每 667 平方米用三氯杀螨醇乳油 75 毫升或哒螨克乳油 50 毫升,对水 4050 千克进行点片重点喷雾,全田轻微喷雾。 全田防治:7 月中下旬对虫口密度较大田块进行普防,玉米抽穗后,若气候干旱,虫源量大,螨株率达 40%时,应立即进行全田防治,天气持续干旱时,间隔 1015 天喷雾 1 次,连施 23 次。 农药前期用 40%水胺硫磷乳油 1000 倍液或 40%氧化乐果乳油 1500 倍液;中后期用 维虫清乳油 2500 倍液或 琦虫螨克乳油 3000 倍液,或 73%克螨特乳油 2000 倍液或 王星乳油3000 倍液。 喷药防治时操作要规范,喷雾力求均匀周到,严防漏喷;药液应喷在红蜘蛛集中危害的叶背,以提高防效。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