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模式调节新技术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等 8 个单位根据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棉花早发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去早蕾,并用生长调节补缩节安喷洒后期果枝生长点,以控制晚蕾,促使棉株在最伴结铃时期集中多结伏桃和早秋桃,可使伏桃和早秋桃增加 1020%,霜前好花率增加 10%左右,烂铃减少 3050%,棉花品级提高 级。 具体技术包括:(1)去早蕾:以人工摘除为主,去蕾的数量、时间、取决于棉株早发的程度。 一般以去棉株下部 14 个果枝上的 48 个蕾为宜,去蕾不去果枝叶,时间在 6月 2030 日,去蕾的数量必须看棉株的长势进行,现蕾早的棉株可以去 8 个蕾,若现蕾偏晚则少去几个。 (2)除(控)晚蕾:以生长调节晚蕾为主,但有劳力的地方也可用人工的方法打去上部果枝的群尖。 棉株打顶在 8 月 5 日左右,当上部果枝长出 23 个果节时,用缩节安每亩 35 克,兑水 50 公斤,喷洒上部果枝生长点进行化学封顶控晚蕾。 为了实现去早、晚蕾的增产效果,必须结合合理密植,化学调控,合理肥水管理以及整枝等配套技术。 推广应用范围: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棉区。 专利查询。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模式调节新技术
相关推荐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株选择选择单株应在株系圃或原种圃进行,初次生产原种的单位可在种子田或大田进行。 要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典型一致的单株。 田间选择单株分初选和决选两次进行。 初选在成铃期,根据株型、铃型、叶型选取并做标记;决选在吐絮后收花前,在初选的基础上粗略检查纤维长度,水分高低,同时观察成熟早晚及吐絮情况决定取舍,当选单株要挂上纸牌,标明品种株号。 收获后进行室内考种
5 商业计划书 15 化学添加剂,也无污染性的水和气体排放,产品的包装业也达到了绿色食品的要求。 充分体现了生产过程绿色性。 传统利用仔实体提取多糖,周期长,产量低,本项目将高品位野生灵芝、猴头菇、香菇等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高山生长的无污染杂粮、杂食两用植物组 合的培养基中,通过菌化作用充分将杂粮中的淀粉直接链多糖转化为菇类的活性支链多糖,以彻底菌化后的固形物作为进取多糖原料,并综合开发出系列产品
员工职业发展的纵向、横向路径,变单通道发展为多通道发展,其中纵向发展主要指职级的晋升,而横向发展则包括轮岗、换岗,使员工工作内容扩大,保持岗位新鲜度。 例如传统行政管理级别的晋升机会毕竟有限,而横向发展则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项目成果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咨询项目而言,人力资源是“即时成果”较丰 厚的咨询项目。 当顾问团队撤离时,提交了从总部到分公司近二百个职位的绩效考评表和业绩奖金发放管理办法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虫杂交棉花的整枝技术在棉花整枝的季节,杂交抗虫棉花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整枝的好坏对单产的影响十分密切,它在叶枝上的棉桃产量能达到占全株产量的 30因品种性状的差异关系,杂交抗虫棉花一般叶枝数量在 3,具体整枝技术要点如下。 1、要根据棉花品种的特性和长势决定去留叶枝的数量,一是中早熟品种(如南抗系列)留上部强叶枝二个,下部的弱叶枝全部去掉